程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家谱总目 >> 程氏家谱网 >> 浏览文章

六世祖纯礼公墓碑重竖记

  • 时间:2014-04-07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 本文摘选自程氏家谱,未经本站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转载须注明出处
  • 本文网址: https://www.jiapu.tv/a/2014/24133.html
  • 尊祖敬宗,敦亲睦族,记录历史,启迪后人。这是编修家谱的意义所在。

    我灌县程氏已经繁衍生息300余年,但有关家族的文字信息和实证资料少之又少,特别是经过1958年的“大跃进”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家族祖坟不在,原有的墓碑也被破坏。在我们今天编修家谱面临着不能确切地认定祖先在何时从何处来到四川,不知道繁衍的世系变化,不知道我程氏族人的分布详情,更没有族人之间在较大范围内的沟通和交往,不知道祖先还留下了哪些优良传统……,困难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宝贵之处!

    寻宝之路

    为了便于族人之间的交流与交往,首先需要了解族人的分布情况。解决途径一是走访年纪大的老前辈,二是从老一点的地图资料上查找,因为地图上有“程家院子”、“程家坪”、“程家老鸹(guā)林”等与程氏有关的地名。

    2012年3月5日,程安昇、程安林和程国贤一道拜访了程安昇的父亲程明述老前辈,老人家告诉我们,始迁祖程可俸公来到灌县以后,“择站在大兴场东禅寺三道桥毛家林。后来程氏家族兴旺发达,族人几乎遍布灌县各个乡镇,其中以石羊、徐渡、大兴、中兴等地程氏人口比较集中,在聚源、灰窑沟、王婆岩等地也有我程氏家族的人。”在老前辈的启示下,当天下午,程安昇、程安林赶公交车走访了住在程家碾下边的程安贵。据他讲,中兴程家碾有十几家姓程的,翠月湖镇永益那里有十几家姓程的,大兴三道桥那里有几十家姓程的。程安贵还说,在程家碾还有老祖宗的墓碑存在,他曾经看见过。

    2012年3月12日,为了证实程氏家族的实际分布,程安昇和程安林赶公交车到大观上场口的程家大院,拜访了知名人士程道福,他是都江堰市楹联协会编委,曾任本大队党支部书记、会计等职。据他讲,他的祖先名叫程高通,祖母高氏,是徽州府歙县人士。他们的排行字辈是:“高金思澄有,文春德泽长。道远诏宗茂,世济观恩光”。显然,他和我们除了姓程是相同的以外,至少从进入四川开始,祖先就不同了。

    2012年4月2日,程安昇和程安林又头顶烈日赶公交车到灰窑沟,拜访了程安军的母亲,请问程氏家族的人是什么时间搬过来的,有多少户人家,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老人家讲她搞不清楚,又说下面水泥厂附近有几家姓程的,让我们到那里去问一下。程安昇和程安林又赶车到水泥厂附近,找到程国华了解情况。但程国华告诉我们,具体的事情他已搞不清楚,他的老辈子程永春可能清楚,他现在住在玉带桥下面的原来都江堰(灌县)豆腐厂。为了将事情搞个水落石出,我们又赶车到玉带桥下方的原豆腐厂,找到程永春。我们向程永春讲明来意之后,程永春讲,他们的排行字辈与我们不一样。他们的排行是:“啓君思王,天文礼玉。永国光宗,书香继世。道正德明,家增远胜。”在寒暄几句之后,我们就赶车回家了。

    2012年7月13日,为了有效地推进家谱的编修工作,程安昇和程安林召集都江堰的我程氏族人的代表聚集在中兴周地主农家乐,召开了第一次灌县程氏家谱编修筹备会。到会的共计8人,来自石羊、大兴和中兴等各个地方。在会上,程安昇和程安林分别讲了编修家谱的目的意义,明确与会人员就是各地方(片区)的的召集人。请各位召集人回去以后,收集一下本地方有我程氏家族的多少户,多少人,他们分别属于哪家哪户,是谁名下的人,要逐一进行登记。在会上,程安昇也讲到老祖宗的墓碑的事情。

    2012年11月27日,程安昇借了一架数码相机,同程安林一道,赶公交车到中兴程家碾程安贵处,向他了解老祖宗墓碑的事情。程安贵讲,他在下院子程安平家看见过老祖宗的墓碑,但是已经很多年了,也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程安贵带领我们来到程安平家,在他家堂屋的房檐下终于见到了老祖宗的墓碑,又向当地的程氏族人进一步了解了墓碑的情况。据本院子的老辈子程二娘及程氏族人讲,纯礼公老祖宗原来的墓碑高大雄伟,碑高有3米多,宽2米有余,碑心高2米,宽1米多。碑帽子上刻有人物站场,碑的两边有一副对联。碑的两边各有一个石狮子,墓地大约有二三分地大,相当于现在讲的200多平方米。在方圆几十里的地方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汉白玉墓碑。程安昇和程安林拍了墓碑的照片,他们又将见到墓碑的喜讯用电话告诉了远在北京的程安龙,还将所拍照片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了过去。

    程安龙见到照片以后,仔仔细细地辨认碑体两面的每一个字,将这些文字录入电脑里。对于不清楚的字,反复思考、推敲,直到明白、通顺、合理为止。

    2013年1月20日,程安龙以特快专递方式将打印出来的纯礼公墓碑照片寄安徽省休宁县地方志办公室的汪顺生主任,因为在查阅休宁程氏的家谱方面,汪主任曾经给予了很大的帮助。1月23日,程安龙接汪主任电话,告知已经收到所寄信件,并表示要照片的电子版,因为这是历史上休宁人移民四川的一个证据。程安龙又用电子邮件将纯礼公墓碑照片的原版、进行处理以后的PS版,以及碑文的电子版一起发往休宁县地方志办公室。现在,这些照片已经进入休宁县地方志办公室的资料库。

    族人的贡献

    纯礼公的墓碑在经历动荡和乱世而能够保存下来,周街子程家碾的程氏族人功不可没,其中以程安平的功劳最大。

    据程安平讲,纯礼公的墓碑原来就在他所住的老房子的右侧不远处,碑的规模很大,不仅有汉白玉的碑体,还有刻在石柱上的楹联,底座高出地面一尺左右,碑的上部有“帽子”,上面雕刻有各种人物,既雄伟,又漂亮。碑帽子上还长出了小树,大的有小酒杯粗。

    1961年因为开荒种粮,碑被拆散,底座被毁,“碑帽子”也不见了,程安平将汉白玉碑体搬回家保管起来,刻有楹联的石柱被放在小沟边上挡水。程家碾的人都知道这些事,都知道这些宝物在什么地方,也都明白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所以谁也不争不抢,就让碑体放在程安平家里,让刻有楹联的石柱静静地躺在水沟旁边。这些宝物就这样保留下来了。

    程安平家有汉白玉石碑的事情在本地方是人所共知。近年来就有文物贩子找上门来要买汉白玉墓碑,但程安平不为所动,就是两个字:不卖!在当初大家经济都很困难的情况下,程安平为了留住老祖宗留下的宝物,面对金钱的诱惑竟“无动于衷”,实在难能可贵。程安平如此,如果程家碾的程氏族人中有人有歪主意,墓碑恐怕也不会如此安全地保留至今。所以说,程家碾的程氏族人和程安平对保护老祖宗的墓碑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有大功劳!我们程氏族人应该为他们的实际行动感到骄傲和自豪!

    重竖墓碑

    2013年4月6日,编委会在程安平家召开会议,商讨六世祖纯礼公的墓碑的安放和保护问题,程明述老前辈不顾年事已高,也前来参与讨论。会议决定,应该将老祖宗的墓碑重新竖立起来,地点就选在程安平家右侧的林地里。为了便于保护,安放墓碑的底座要深,离开地面要有一尺左右的高度。刻有楹联的石柱重新立在碑体的两侧,既保护墓碑主体,也支撑碑帽子。详情请程安平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所需费用的预算。与会人员查看了程安平提供的新的安放地点现场,程明述老前辈看了方位,标出朝向,还指出,农历的三月初二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是吉日,是立碑的好日子、好时辰。大家请程安平准备香、蜡、纸钱、鞭炮,届时编委们一起前来参加立碑仪式。

    午饭前,大家七手八脚地将放在小沟边的刻有楹联的石柱挖出来,又抬到程安平家的压水井旁,程安国、程安福等人抢先上前,一点一点地将糊在石柱上的泥土抠下来,再用水冲洗干净。

    午饭以后,编委们继续开会,程安龙要求各位回去以后,请本地方的族人积极撰写人物小传和纪念文章,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编修家谱的后续工作做好。会议决定,重竖纯礼公墓碑所需全部费用由编委们共同承担,专款专用,不用麻烦其他的程氏族人。灰窑沟程安福当场捐出1000元,程明述、程明俊、程安龙、程安昇、程安林、程安军、程安勤、程安云、程安平、红旗程安贵、永益程安全、灰窑沟程安云、程雪梅各捐出100元,共计2300元。

    2013年4月8日,重竖老祖宗墓碑的施工工作开始,开挖墓碑基脚,程安平捐献了钢筋,浇铸了墓碑基脚和碑帽子。原来墓碑两侧石柱上的楹联是“宜尔子孙培宅兆,陈其簠(fǔ)簋(guǐ)谒泉台”(簠、簋都是古时候祭祀时由来盛放食物的器具),原来的横批已经不在,大家商定用“远古流芳”。在施工中的费用是:水泥2包50元,买红油漆2瓶10元,买石头沙子100元,人工工资4人天共600元,买瓷龙一对加圆钉84元,碑帽子用磁瓦66元,加刻“远古流芳”250元,安装现场石工工资一人天150元,再加香、蜡、纸钱、鞭炮125元。以上总计支出1435元。家谱编委们的捐款共计2300元,施工和重竖工作全部完成以后,收支相抵,余款865元转入家谱编修经费账下。

    2013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二)上午9点,《程氏家谱(2013)》的编委们聚集在翠月湖永益八组的程安平家,举行了浓重的重新竖立纯礼公墓碑的仪式。当天参加墓碑重竖仪式的有:程安昇、程安林、程安军、程雪梅、程安云、程安贵、程安勋、程国贤及程安平及其家人。大家一致认为,重竖六世祖纯礼公墓碑的工作圆满结束,重竖起来的墓碑美观大方,既便于后人祭拜和保护墓碑的碑体,也便于观赏。

    评论也很精彩!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最新更新
    牒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