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刘姓祖陵详情(刘家坟坪子、刘家箐)
- 时间:2023/8/1 10:27:29
- 供稿人: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汶上刘姓祖陵详情(刘家坟坪子、刘家箐)
刘家坟坪子
刘家坟坪子位于汶上村红花林大山东坡腰部,即李家小管顶部的平台,面积2亩左右,现由刘财云承包耕种,地之上部是墓园,下行约百米的箐脚即背阴山村寨,刘姓将此地称为李家小箐头。站在箐头,可平视汶上村新寨,遥望三家寨,俯视大园、大寨及桥头东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此墓地是七世祖其祥生前所选定的,仅有其祥及夫人李氏合葬墓一冢。1898年冬月,七世祖其祥之夫人李氏逝世,简葬于此。1899年冬月,七世祖其祥逝世,仍简葬于此。自此,村民将此地称为刘家坟坪子。1908年春,孝子应发、应甲及孝孙等,重建合葬大墓,立碑铭记,至今犹存完好。
此墓已110多年,是汶上刘姓光惠大支唯一拱券大墓,其碑文也是光惠大支唯一古墓碑文,字词简炼,内容丰富,是汶上刘姓理清宗脉的重要史料。
刘家箐
刘家箐原称薛家箐,原为曾居住于汶上村的薛姓人家的薪炭林,薛家要出让,刘姓看好其近村近寨,用作陵园,区位上乘,于是八世祖应发、应甲与薛姓协议购得,用作刘姓薪炭林和墓园,从此称为刘家箐。它位于汶上村三家寨北约百米的半坡上,北至大石头岩子和与岩子平行的草坡,东连车家松林,西接公众树林、段家坟和大青树,南邻汶上村至沙地村老大路,路南是牧场,呈北陡南缓的正方形。当年,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环境优美,被认为是风水宝地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三家寨驻军骑兵连就近砍伐林木,用作取暖做饭,劈为训练场打靶投弹,刘家等成材的大栗树、锥栗树、红木树等或被砍伐,或做靶标,应发、应甲墓近侧的大树也不例外,祖陵遭受严重毁坏。经40年护林有所恢复。1984年,林地划分成多块,由社员抽签承包到户,从此自管自用,自伐盗伐,除东北部尚有些小树外,一片荒坡杂草。
现有陵园可分为7小片,汶上村至沙地村的简易公路从下部通过,陵园中心的第1、第2两小片,有应字辈,兴字辈,金字辈坟墓16冢。1982年,金和出资出力,重修了应发夫人节娣,兴玉和李氏坟墓。1983年,金相和金润重修了应发和兴富暨夫人杨氏墓。1985年,炳富重修了应甲夫妇墓。1986年,金礼和炳华叔侄重修了兴贵和朱氏墓。1988年至1989年,炳成夫妻在东北角的承包林地内开挖得墓地一块即第3小片,1990年在此安葬了金和之夫人胡阿四。1992年至1993年,炳朝、炳昌出资,炳成出资出力,重修了第3小片的挡墙3台,把此片墓园进一步加固,2002年金和故后,就安葬在该墓园于1995年为其建造的六方券生基内。2005年清明,金和之4子4媳约同一起来祭拜,并在墓前留影。2003年,炳朝、炳昌、炳成出资出力,重修和加固了第2片墓地挡墙的东段,把兴玉和李氏墓重修成六方券双墓。炳华出资出力、加固了兴贵和金义墓前挡墙;炳春、炳军兄弟为母亲朱小二重修了墓冢。2005年以来,金礼和炳良、炳富先后逝世,炳光兄弟们为金礼在陵区东南角开劈墓地安葬,泽云兄弟们为炳良在西南角开劈墓地安葬,国云兄弟们为炳富在西北角刘应才墓西侧开劈墓地安葬。而那乱坟小片区,仍安葬着多个刘姓已亡人,其中有应魁之遗女,有三元、四元、炳禄,还有小印等。
2018年8月,40年未遇的暴雨来袭,加之失去林木固坡,山洪冲垮了第2小片陵园挡墙东段,兴玉之4孙炳朝、炳良(已故,由其6子分担)、炳昌、炳成均担,共出资 27000元,由技术精湛的刘清云负责施工,按当前建筑规范要求,采用混泥土浇筑和石砌灌浆相结合的方式,重修了此段三台式挡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