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专家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姓氏专家 >> 李立新 >> 浏览文章

李立新(河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时间:2023/4/19 11:52:29
供稿人: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李立新,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黄河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国内知名姓氏和家谱文化研究专家。

李立新参加会议照片 (7).jpg

李立新学术代表作:

1.甲骨文“□”字考释与洹北商城1号宫殿基址性质探讨

2.论河南运台甲骨

3.甲骨文“肜”字新释

李立新科研成果社会评价及影响:

李立新先后在《中国历史文物》、《考古与文物》、《中原文物》等杂志上发表了《甲骨文“贞”字新释》、《甲骨文“商”字新释》、《甲骨文“肜”字新释》等专业论文。考古学和甲骨学相结合,对甲骨文的一些常见字做了全新的考证,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

李立新主持并结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商代宗教的原始记录——甲骨文中所见祭名研究》。在服务现实方面,先后深度参与周口姓氏文化节、信阳根亲文化节、商丘华商文化节和河洛文化研讨会的学术工作。对登封许由与许氏文化、鲁山刘累与刘姓文化、商丘的商业起源地、永城的汉兴之地、获嘉的宁氏文化、鹿邑的李姓文化都有开拓性的研究,促进了地方的文化开发。连续多年参与主编《河南文化蓝皮书》,在研究和传播中原文化、河洛文化、根亲文化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多次参与省委省政府文化建设相关文件的起草工作和省内文化专题调研活动,对河南文化建设有一定的理论积累和实践感悟。

李立新个人重要论点(一):尊崇黄帝,用传统信仰凝聚起全球华人的磅礴之力,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李立新指出,由于黄河、黄土、黄帝、黄种人所生发的农耕文明,使中华民族形成了“敬天法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信仰,意思是敬畏自然,尊重祖先。《礼记》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可以说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信仰,黄河和黄帝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尊崇的自然神和祖先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自然始祖,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和精神图腾。

李立新强调,黄河安澜方得国泰民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让我们敬畏自然,做好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我们尊崇黄帝,用传统信仰凝聚起全球华人的磅礴之力,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李立新个人重要论点(二):文化手段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手段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李立新表示,文化手段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手段,文化是最基本、深沉、亲和的一股力量。河南与台湾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缘相承、血缘相近,台湾客家人至今仍自称“河洛郎”。河南应充分利用独特资源与优势,推动台湾同胞了解黄河文化、中原文化、河洛文化,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李立新个人重要论点(三):将黄河文化和产业结合起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李立新指出,黄河经过多年翻滚、冲击、改道,带来的大量泥沙形成了华北大平原,特别是中原地区,中华文明在这里诞生。在北宋之前的3000年间,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都在黄河流域,形成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可以将黄河文化和产业结合起来,“可以发展内容产业,用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创造文化产品,比如说影视、动漫,把这些产品推向世界。有句话说‘内容为王,创意无限’,可以利用文化做很多产业,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李立新个人重要论点(四):姓氏在古代一直发挥着优生优育的作用

关于姓与氏的关系,李立新总结说,从伏羲氏“正姓氏,制嫁娶”到《春秋左氏传》中所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到古代社会长期奉行“礼不娶同姓”原则,姓氏在古代一直发挥着优生优育的作用。《通志·氏族略》所云:“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国语·周语》记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由此可见,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

李立新个人重要论点(五):姓氏根亲文化是河南独具特色的优势文化资源

姓氏根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特有的文化资源。中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和血脉之根,中华民族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她的树根深植于中原大地,所以说:中原根深,则华夏叶茂。河南应通过对姓氏根亲文化的研究、宣传、发扬、光大,到达培根、养根的目的,把中华民族的文脉血脉的根养护好,使中华民族枝繁叶茂,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梦想成真。

李立新个人重要论点(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

李立新说,源源不断的黄河,绵绵不尽的黄土,巍巍不动的黄帝,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是中华文化的最核心要素,黄河、黄土、黄帝、黄种人,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化符号。黄帝文化光耀古今。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于新郑,肇造了中华文明,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和文明始祖。在黄帝重要活动地新郑、新密境内,留存着众多与黄帝有关的历史遗迹和传说,当地有“三月三,拜轩辕”的风俗,形成了在全球华人中拥有广泛影响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被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姓氏文化资源丰富。

李立新个人重要论点(七):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和深入研究开辟了史学研究新纪元

李立新说,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种:一是5500年前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二是5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三是我国3300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都已在历史的风尘中湮灭,与现在该地区使用的文字没有任何关系。只有汉字的早期形式甲骨文字逐渐演变成为现代汉字,是古文字中仅存的一种。

李立新指出,甲骨文是古代刻在用以占卜的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其时代主要集中在商代后期,发现地主要在今河南安阳的小屯村,即盘庚迁殷后的商代晚期都城殷墟。可以说,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就是商代晚期历代王室的档案库。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孔子曾经叹息由于文献不足,殷礼难征。3000多年后,在殷墟发现了15万片约150万字的甲骨文,这是连2500多年前的孔老夫子都未曾寓目的商代直接史料,因此弥足珍贵。可以说甲骨文的发现,揭开了尘封3000余年的殷商历史文化的帷幕。

李立新说,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古史辨派掀起疑古狂潮,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根本不存在,只是一种传说或神话,“东周以上无史”(胡适语),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被打了个对折。正是由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和深入研究,证明了《史记》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基本正确,轰然撞开了被重重历史疑云紧锁的殷商王朝神秘大门,为中国史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李立新活动集

姓氏动态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