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富敬撰《内蒙古焦氏大成谱》序二
- 时间:2024/10/31 17:21:18
- 供稿人: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序二
《内蒙古焦氏大成谱》就是集内蒙古焦氏之大成的谱书。她以博大的胸怀,超越时空、超越地域的气势,包容汇集全区十二盟市之焦姓,编挑形成集多学科和内蒙古焦氏发展变迁的历更百科书,其目的明确,意义深远。
中国家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三大支柱。国之有史,可以垂范:家之有谱,可以传古:谱之有德,可以报国。人必有家,家必有谱,谱中有你,才会被永远记住。家谱是庄重又平实的,她是为家里的每一个成员而存在的。作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家谱实质上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家族历史,一部完整的家潜,全面记载家族世代发展的历史,能够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一部家谱是一个家族史,也是一部被誉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在某种意义上讲,家谱是每一个人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证”,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课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谐不可不修。有了家谱,做人才有“谱”。人们会在家谱上记录下祖先的遗训和教诲,留给后人,延续家族的血脉,传承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绵延家风,与时俱进。一本独一无二的家谱,浸透着一个家族的性情和品格。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笔无形资产与精神财富的家谱文化,是炎黄子孙文化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它在新时期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滋养。
二零零六年碱沟子村焦氏家谱出版,开创了内蒙古焦氏家谱先河。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圪栽店焦氏家谱问世,展现了河曲圪栽店忠信都三甲焦氏先人背井离乡走西口的艰辛历程。这次修编《内蒙古焦氏大成谱》其实就是一个血缘、地缘与文化共同体的文本表达,特别强调大成谱的“收族”作用,这种表达基于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观念。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表述,还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论述,都可以看到这种家族观念的深深烙印,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在二零一五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阐述了家庭、家教、家风、家文化的重要性,而家谱就是家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当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翻阅着记录家族历史文化积累的家谱,那种对先辈敬畏的感觉,对亲情珍重的情感,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事实证明,一个家族历史的辉煌或平淡,只有通过血缘、地缘与文化共同体的文本表达,才能以超越时空、超越地域、超越自我的气努与情怀,把家族文化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有历史记载的家庭,才是一个存在的家族。有了家族历史的积累,才能称的上是文化家族。修编家谱族谱,上以测祖宗昭移之序,下以清子孙世派之源:发扬古贤之风范,传
承先人之美德:重申族规家训之谕,启迪子孙后代之本。既能增强氏族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又能激发同根、同源、同宗的血缘亲情。
家族传承远,血脉记忆深,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记得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无论你走多远,你的心永远和我们紧相连,这个答案就在家谱里,这就是传承,就是弘扬,就是延续,就是敬仰。
巴彦淳尔市乌拉特前旗焦富敬撰
公元二零二一年十月
下一篇:《内蒙古焦氏大成谱》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