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福民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姓氏专家 >> 樊福民 >> 浏览文章

樊福民会长为《舞阳堂樊氏族谱》撰写序言

时间:2023/1/13 15:37:12
供稿人: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参天大树,叶落归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其意一也。史可通古今,志可辨沿草,谱可辨昭穆、别长幼。国无史则兴衰不明,族无谱则世系无序。

家谱是文化,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家谱是纽带,她系牵着华夏儿女对根的思念;家谱用以泰先思孝、承前启后,寻根留本,增知育人,是姓氏文化的集大成者。

樊氏因封得姓,自夏流商,已有4100多年的历史。

黄帝传位于孙子灏项,帝灏项玄长孙曰樊,封地昆吾。夏仲康时为伯,亦称夏伯;帝虚四年,迁昆吾于许(许昌);夏代末,昆吾方国被商汤所灭,樊之后裔以祖名樊为氏播迁繁衍。

在商代,樊氏“善陶铸,精于青铜器”,城寨坚固、部族繁盛手工业发达。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立西周,部分樊氏西迁镐京南郊樊川,效力周室。公元前1040年,成王分康叔置卫国,樊氏为“殷民七族”之一。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仲山甫(姬姓前858~前778),溢号穆仲,由东都畿内侯人侍天子,任卿士,位居百官之首;“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史称“宣王中兴”;仲山市因辅佐有功,赐其“食采樊邑(樊川),因以为氏”,其后人族于樊,以樊或樊仲为氏,尊仲山市为得姓始祖。

樊氏崇基秀峙,宏绪悠长。商周时期信阳有古樊国,为龙赢樊氏,其樊国古慕群1978年在信阳平桥出土“樊夫人铜画、铜盘”(礼器),被河南博物院珍藏,焦作修武小李庄商代遗址曾出土“樊”字陶器,偃师境内出土商代“樊氏聚”遗址,均为夏商时期樊氏方国或部落遗存。今济源市曲阳镇亦为商周阳樊古国,有“夏商之嗣典、周室之师旅、樊伸之官守焉!其非官守,则皆王之父兄甥男也(《国语·晋语四》)”。济源阳樊秦时属上党郡,乃樊仲之官守。樊氏望出上党、南阳,为其一也。

樊氏启于昆吾,显于殷商,著于西周,望出上党、南阳、能文善武,忠孝传家。先贤樊子师事尼山,乃七十二贤之一:原秦大将军樊於期,为荆轲刺秦王献其首级,乃“千古义士”;汉高兴沛、舞阳侯以武略立佐命功,官至左丞;光禄大夫樊宏、天水太守樊晔、巨鹿太守樊准,或以厚德著,或以高节名,或侍从公卿,或方伯牧守,封侯晋爵与汉相始终,千秋俎豆声光焕号!隋民部尚书樊子盖、大唐左监门襄城郡开国公樊兴、唐护军将军荆州刺史樊毅、巾帼英雄樊梨花、明兵、工二部尚书樊继祖、监察御史樊祉:“现代汉语之父”樊腾凤、孙中山魔下名将“建国豫军总司令”樊钟秀、“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等功业昭著,名垂青史。樊哈之忠勇,樊宏之伟略,樊晔之政绩,樊逊之文章,子盖之慎约、宗师之著作,知古之疆,为中华民族之典范。

早在夏商时期,樊氏先祖就生活在太行山两翼地区,仲山甫后商官守阳樊,形成强盛的樊氏“上党堂”郡望;春秋时期、齐鲁樊氏“报本堂”“农圃堂”,樊迟世家家族显赫;西汉以舞阳侯樊哈为元宗的樊氏“舞阳堂”熠熠生辉,樊哈孙樊建食采江夏“黄武之地”东汉以樊重樊宏为代表的樊氏“南阳堂”七世袭侯,权倾朝野;以右将军万年侯樊仁为代表的洪洞(赵城)舞阳堂、古沛舞阳堂光彩夺目,在历史的长河里交相辉映,延续樊氏舞阳堂2200年辉煌。隋唐之后以樊兴、樊万、樊东流等为代表的东海、湖广、岭南“崇德堂”“补衮堂”支系,南宋之后,以樊怀韬为代表的江南“中兴堂”“忠孝堂”“忠厚堂”等枝繁叶茂。

秦始皇“派员定百越”,西晋末“永嘉南渡”,唐朝时“入闽平叛”,北宋末“靖康之难”,明初“洪洞大移民”“湖广填四川”等大规模移民影响深远,还有“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樊氏族人亦随潮而动,戍边守疆、或政或商、或为生计四海迁徙,落地生根,230万樊姓族人遍及海内外。

樊福民出席舞阳堂樊氏族谱颁谱仪式并讲话 (5).jpg

《樊氏宗谱》底蕴深厚,子迟公七世孙秦都尉樊琅肇修《樊子世家》;西汉樊彝建昭乙酉(前36)肇修舞阳堂《樊氏世谱》宗正刘向为祖像题赞: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樊立本乘承父(仁)志,编修洪洞《樊氏家谱》;晋代咸康五年(339)樊海宁编修江南《樊子宗系志》,其后,隋唐宋元明清至今代有增补,绵延两千五百余年昭穆井然,乃我樊族之幸也。

在农耕时代,大多族人千百年厮守一处村落,同吃一井水,耕种一方田,在同一棵大树下吃饭纳凉,在同一处牛棚聊天,守望相助,和谐相处。迁徙源流、祖上名讳、奇闻轶事等历史文化口口相传,睦邻友善、敬祖尊贤的传统美德代代传承,形成了淳朴的民风。如今国门打开,生活丰富多彩。年轻人远走他乡,奔波在忙碌的打工路上或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大千世界。随之而来的是村落的颓废,祖墓的失修,孝贤文化的缺失,宗族观念的淡薄,甚至对姓氏尊严的麻木。编修家谱,守护根脉,延续香火,传承宗族文化更显得迫切和必要。

舞阳堂《樊氏宗谱》古谱到二十世纪中叶相继遗失,世系源流代远年湮,重修舞阳堂《樊氏宗谱》是舞阳堂樊家人挥之不去的梦想。早在1980年代初,与兄长福顺创意修谱,考得鼻祖肇基舞阳,明季凶荒,先祖讳奇迁栖襄城南樊庄。乾隆三年“夏秋亵邑暴雨祸连,沙颖河溢岸,渡船倾覆,秋粮绝收,饥民外出趣食”。尽忠、尽孝昆弟二人经屹挞王返回故土,在马鞍山北麓落地生根。因祖莹布局记忆犹新,昭穆井然,寻访族人名讳世系,造册登记,至2010年冬,三易其稿,仍因资料匮乏和难以释怀的心结而搁置。

也许是祖上有灵或许是有志者事竟成!

2012年春,余应樊后水先生之邀修茸樊侯陵,拜读到樊恒发教授编著的《樊氏源流》一、二、三辑和洪洞、清丰、崇明及湖广皖浙湘赣等《樊氏宗谱》,拜谒了山东鱼台樊子墓祠、山西洪洞樊仁墓、江西进贤樊怀韬墓、山东郸城“甘崛园”等历史遗迹,参加了山东、江西、江苏、湖北、山西、安徽、四川、广西、河北等省区宗亲文化活动,找到了祖根地,厘清了樊氏源流,丰富了舞阳堂《樊氏宗谱》内涵,推动了当代樊侯文化的复兴与传播。

2013年6月,成立河南省樊氏宗亲会筹委会;2016年6月,为舞钢市杨彭庄樊姓户籍统一纠错;2017年6月,成立舞阳堂樊氏宗亲会;2018年元月,成立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樊姓委员会,同年农历三月十五举行戊成年樊侯陵祭祖大典,成立“中国樊姓文化专业委员会”;2019年4月,阳县人民政府宣布农历三月十五为“中国·舞阳樊侯文化节”;2021年7月,建成“中国·郑州华夏樊氏文史馆”,能显了舞阳堂樊家人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樊福民出席舞阳堂樊氏族谱颁谱仪式并讲话 (6).jpg

编写一部源流清晰、昭穆井然、内涵丰富、纵贯古今、特色鲜明的舞阳堂《樊氏宗谱》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统一祖像、统一源流、统一世系、统一列传”,功在当代,惠及千秋!得到《樊氏源流》作者樊恒发教授、叶县《樊氏宗谱》主编樊代道、鲁山《樊氏宗谱》主编樊庆和、舞阳《樊氏宗谱》主编樊宝山、樊卫平、洪洞《樊氏宗谱》《樊村志》主编之一樊高峰和古沛樊姓文化传承人樊事魁先生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就舞阳堂樊氏家族堂号、祖像、源流、世系、字派、家训、家风等核心文化予以确认。

舞阳堂《樊氏宗谱》以宗谱总纲为基准,以樊侯文化为重点,求同尊异,与时俱进。古代部分以泰汉樊琅、樊彝编修的《樊子世家》为基础,以樊立本、樊光耀等编修的洪洞《樊氏宗谱》为主线,以古沛、崇明和江南《樊氏宗谱》作对照,借鉴吸收了樊恒发教授的研究成果。近代迁徙源流各表,世系统一。本谱以舞钢市樊氏家族为主体,浓缩樊姓历史文化精华,力求正本清源,内涵丰富、图文并茂耄萦之年的樊恒发教授统览全谱,重点篇目精心校点,古稀之年的樊代道先生率先垂范,河南省档案家谱馆书记魏育林、馆长魏怀习高屋建领纵论谱牒,《樊氏文化研究》主编樊国耀宗亲考证村史民俗、编写部分世系源流,方志与地域文化资深学者贺中乾先生对全谱进行校核,对今后樊姓历史文化研究和《樊氏宗谱》的编修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今为昨继,明为今承。修纂谱牒,追本溯源,敬宗睦族、香火永续!编修舞阳堂《樊氏宗谱》历时四十余载,终于付梓出版,告慰先祖,启迪后昆,将惠及当代,泽被于子孙是为序。

舞阳侯哈公73世孙 迁祖尽孝公九世孙

樊福民谨撰

公元二O二一年十二月

新印家谱

姓氏动态

推荐产品

姓氏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