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李氏家谱网 >> 李氏宗亲网 >> 浏览文章

西官路村考

时间:2023/8/28 9:45:33
供稿人: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西官路村考:

西官路村,现属考城镇张新村,明清属仪封县崇化乡,清末民国属兰封县第三区,解放初同南加被、周寒同一个初级社,明朝以前这里曾有人生活,村名已元法考证,深埋地下二、三米处,李民始祖迁来后,定为“李家庄”。

目前人口约千余,以李姓为主,占总人口百分之八十,其它姓氏多是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佃户,有投亲落户、土改固定户,其中有蔡、赵、张、李相继返回老家,姚、黄、扬等姓绝后,现仍有马、闰、王、田、张等,总人口占百分之二十左右。

南一里与周寨相邻,(原白楼付家姓的外庄)西南二里与赵垛楼相邻,(焦裕禄所树四面红旗大队之一,祖上由王大瓢迁入),西北二里与三义寨相邻,北二里与魏寨相邻,东二里与孔庄相邻,(孔圣人后裔宁仪派孔氏建村,原村名蔡家乔庄),南四十里有黄河南大堤,北四里有黄河北大堤,旧黄河故道内,黄河曾由转香庙到老杨庄入民权,村西北七黑有贺村集,原名黑村,黄河旧码头,传说清时有一朝中大官来视察黄河路经黑村,见集市繁华而愿其名,以繁荣盛极值得庆贺之意更名贺村,现在二名仍在重用。东北十二里考城镇政府脏地,原名 张庄,经发展筑有寒又称 张庄寨,清时黄水过后冲出墓碑一通,上有“张君之墓”,人又称“张君墓”,一九五三年,考城县府驻地,后先后更名:公社、革委会、乡、镇。东四十五里有民权县北关镇,清考城县驻地,黄水涵县城迁固阳,唯北关尚存,俗云:考城县南关到北关,相距五十三(里),即源于此。往西十余里,仪封县旧城,现属仪封乡政府驻地,孔子游列国时“封人请见处”现存“请见书院”。村往东十里有东官路村,俗称大官路,能传东西官路李姓系出一脉,后证实,东官路李姓迁自洪洞“枣园”,始祖“赤心公”,传承有序,东官路村西一里有小村名“小官路”,周边人常把我村与小官路相混称“小官路”。

李姓始祖,迁来建村初,这里是一片高岗,比四周高出许多,可避阴雨,有一口老井,腰粗大,井砖光滑,不知道有多少年代,原始村庄早已不复幸存,我们历代宗祖基本上依靠此井生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天早晚人熙豪豪排队担水,人牲用水都源自此井,后来随着人口增长,已无法满足,先后又在村中开挖二口大井,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口老井的西旁边,有一排南北走向的合抱大柳深埋地下二、三米处。北旁边还出土过灶台、厨具、散落煤炭惟等,因修避水高岗而被抢成塘坑(目前已填平),井的南边是岗上李姓家的种地户集居,据老一辈讲:过去井的周围曾有许多大柳,夏天荫凉,地方空旷,人多聚集,有柳中空,乱时可藏人和枪支。

民国时,西官路周边十几个村都因乱没有集市,人们的日常受到极大影响,西官路有人有势,又有塞院,一般匪盗不敢光顾,慢慢地在井旁形成了集会,时间一久,小树皮全被牲口哨光,加上往来人员复亲,亲友众多,常来常往,岗上人员招架不住,便姬赶遗散,集会不成便又柳到魏花园塞外,同样,没成集会多久,又遗散,挪移到马庄寨,成集市到现在。

清末,村里共建有三处避水岗,防水防匪,呈三角形,唯西边的最为宏大,出的人才最多,庭堂在解放前刚刚建成尚未粉饰就被均分了,堂屋被村用作办小学用,据传有脊兽、大行纹、歇山带窗、燥子大梁,在方圆是数得着的豪华。一九七零年前后毁掉、别用,砖瓦分组建成了仓库。

清中期以前,宫道旁村西有一座规模极宏大的“关帝庙”,庙北边有一座“奶奶庙”(送子观音庙),相传香火极盛,住庙和尚多人,信徒包土成丘,有求必应法事年年有,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祸,皆可化解,解放后渐调零成墟。

村西有柏行,岗上李姓祖坟,俗称“柏坟”,柏树行周有杨树行,过去风沙飞扬,落地成丘,丘高至丈。往西,是李姓练武场,能跑马射前,解放以后,遭到严重破坏,目前仅存数坟,土立变成大坑,断树败枝已失当年辉煌。

一九五零年前后,集体栽种数十亩槐树行,里面茅草丛生,虫蛇出没,春夏茅生菌,俗称“茅蛾”,味道鲜美,村西北角有桃园一处,存多年,有杏园一处,约百年,有枣园一处,一、二百年,数百年来,村周围荆条丛生,简麻乱长。一九六零年前后,村建砖窑一座,烧制手工蓝色大砖,窑于一九八零年前后毁掉。

祖上虽然在西官路住居,垦荒耕地却很广大,南到魏花园村东,西南到后杨庄河滩,北到魏寨周边。一九四零年,后扬庄的扬家同马庄寨的马家,因争抢西官路的耕地而冤斗很多年,互相残害,直到解放,土地改革,固定方才了结。村内长期居住的佃户高峰时期多达百口,部分落户,大部分返回了老家。西官路李姓在解放后没落,出现短期袁败,村内无高寿者,靠挂棍能走路的多达数十人,全村基本上无壮年,劳动能力尽失,公社来人调查时消然泪下,当即号名全公社帮助,并建造了拖拉机站,当年就有了成效,情况逐渐好转,生产得到恢复。

据考证,西官路村过去一直属于仪封县管辖,明时仪封共九乡二十二里(后改称保),后期降到七乡十五里,七乡分别是:在坊、通安、隐贤、崇化、鳞游、堌阳、圈头,人口也由先期数万减至一千余。

历史上由于黄河的改道,俗话有:“七迁考城,六迁仪封”之说,县府治在明时南彰附近,清康熙年间在白樓附近,金元由曹州辖,元后归瞧州府辖,明洪武十三年(一三八一年)归开封府辖,距睢州府约百余里,民国以前仍沿用旧称归“瞧州府”,西官路村古称“李家庄”,属仪封县崇化乡三里辖,崇化乡共十六个村庄,约八百余口人,(参考仪封旧志),称东西宫路的官道,自西向东,留陈铺(东西留陈铺)十二里,县城(白楼)十五里,赵家辅(架子乡赵庄)十五里,沈兴集(申宋集)西官路所属李家庄,在沈宋集西五里,沈宋集村北过去有驿站(俗称沈宋集阁,解放后毁掉,目前有废庙一座),那个时候,有五户以上的才可称庄,西官路应有人口上百,那时东官路称“官路崖”。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