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董氏家谱网 >> 董氏宗亲网 >> 浏览文章

郑窑村历史

时间:2023/9/13 11:28:33
供稿人: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郑窑村历史

一、郑窑村概况

缑氏镇郑窑村位于偃师区以南十七公里处,东临南家村,西接夫子庙村,南连双泉村,北与鍭氏村相邻,总面积一点八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二千四百亩,村庄占地面积二百一十亩。二〇七国道和府金路横贯村中,交通便利。郑窑村下辖有四个自然村,陶家村、郑村、浏涧河、郑窑。郑窑村分二组三组,共有农户五百四十户,二千一百七十三人。郑窑村地底下有丰富的煤炭储藏。

二、历史沿革

郑窑村原名水磨河,在明朝万历年间,郑氏家族落户此地,家业兴隆,丁财两旺,因多居住土窑,固而得名郑窑。郑窑村共有姓氏二十七个:张、陶、郑、董、魏、胡、姬、任、杨、刘、曲、王、陈、李、黄、智、齐、白、徐、曹、罗、程、金、赵、孙、连、崔。据有关家谱记载,大部分姓都是外迁姓,明朝万历年间因战乱从山西大槐树迁此,距今六百余年。

三、经济产业

郑窑村是粮食生产区,并兼有蔬菜种植,人均耕地一亩二。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丝瓜种植一百五十余亩,葡萄五十余亩,其他蔬莱五十余亩。建国初期粮食单产只有一百公斤,建国后,通过兴修水利及科学技术的应用,小麦亩产已达六百公斤,水利总投资二百万元,其中国家补助一百八十万元,先后打机井五十眼,铺设地埋管一万九千米,饮水管网一万五千米,建无塔供水罐四个,硬化渠道一万二千米,修建变电房九个,架设低压线路一万米,文化广场二个,文化舞台一个,路灯二百盏,宽带二百条,由上级帮扶的文化大院坐落在郑窑村西边。

四、村民生活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村民们住的是窑洞或土木结构的瓦房,吃得是杂粮。到了建六七十年代;住的是砖木结构的瓦房,吃上了少量的麦子面,少数人骑上了自行车。八九十年代,住的是一层平房,麦子面成了主食,自行车家家都有,少数家庭看上了黑白电视机。近年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穿着日新月异;食:肉、蛋、奶进入百姓家;住:是二层装修豪华的楼房,行:摩托车、电动车成了主要交通工具,小汽车也进入了少数富裕家庭。如今的郑窑村已家家拥有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手机达到了每家三部以上,多数家庭用上了太阳能,开上了小汽车,并且小汽车每年新增几十辆,每年的人均收入由原来的几十元、几百元,变成了现在的一万多元,银行储蓄逐年增加,户户有存款。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注重了文化教育的投资。

五、名胜古迹

春秋刘国故城遗址遗址位于陶家村北面,南望嵩山,北眺伊洛河,东濒浏河、西临涧河的小支流西河,周朝时期的刘国就坐落在这个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天然形成的半岛上,建都史长达二百余年。据史载,东周顷王季子刘康公子孙,五代俱为周王室卿士,功勋卓著,稳定了东周王朝的统治,所以都城营建有大国造势气派。故城可与秦之咸阳相匹敌。据调查资料可知,陶家村北有一个三面临涧、地势高耸的天然半岛。实地测量,该半岛区呈椭圆形,东西六百五十米,南北一千二百二十米。故城即建于此岛上,其形制依地理形势而建。城东、西、北三面居高临下(涧深二十余,以崖代墙,与滑国故城都是按自然地理形势筑,为我国建城史上所罕见。南墙为夯土营筑,长四百一十二米,分作东西两段,置门作为向外的通道,城门外修有护城河。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