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杜氏家谱网 >> 杜氏宗亲网 >> 浏览文章

家谱反映出的是家族的成长过程,如一棵小树,繁茂之后开枝散叶

时间:2024/12/18 16:13:30
供稿人: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序二

国家有史,述朝代,记政事;地方有志,明沿革,载土风;家族有谱,考世系,识宗支。此三者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为华夏历史三大组成部分,记述中华民族繁衍生长之历程。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变,谱则可辨支系、昭亲睦、别长幼,因此,修家谱旨在弘扬家风、家训、家规,继承先人优良之传统,激励后代奋发之志气。吃水不忘源头,望木而思根本,家有谱,犹如水之清源不断,木之根本不失也。杜氏祖先朴实的教诲将成为后世子孙人生的支柱和路标,就像灯塔一样引领着子孙一路牢记使命,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极具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世系的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亦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编撰,看似简单,实则繁杂,从开始策划,召集大家商议,听取众人意见,排查摸底,采集登记,查缺补漏,再到相关内容的考证、整理、分房族、造册等,最后汇总校对、打印、才能正式定稿。

期盼已久的《杜氏家谱》终于付梓了,首先向所有关心谱事的族人表示感谢!家谱编修实属不易,作为同宗同源的一员,自感责无旁贷,所以发心来完成这项家族使命。自寻根、收集、整理资料、信息采集、编排校对等,我都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疏忽和懈怠。

自从有了编修家谱的念头后,曾几度拿起又几度放下,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直到心己一。年初,和女儿聊天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后,得到了女儿的支持和理解。于是,说干就干,开始着手收集整理部分资料,并和重庆开州老家的亲人取得了联系,于心口己年四月一日有幸邀请到中华家谱馆金涛院长,他携云南家谱馆负责人高其兰等编修团队老师,前往重庆开州老家进行编修家谱的信息采集、考证及录入等前期工作。

在老家为期六天的信息采集过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大伯杜兴仁之子杜芝富和三伯杜兴地长子杜芝权手中,竟然还保存着四五十年前手写的残缺不全的部分家谱,看着那为数不多的几页手抄本,我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对先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那个年代在农村能留下这样的手抄本家谱,实属不易!听说还是请人代笔记录下来的,这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也更能彰显出先祖们对家族延续的重视,及其为后世子孙繁衍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

家谱反映出的是家族的成长过程,如一棵小树,繁茂之后开枝散叶,这与下面我要提到的罗曼·罗兰的名言互为映衬,道出了个人作为家族成员的成长过程在家族氛围中所受的巨大影响,不言而喻。

『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见所闻,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所以,一个优秀的家族绝对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或是几个人的努力所能达到的,而是要靠几代人的托举和引领才能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古语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编修《杜氏家谱》恰恰在于要教导杜氏子孙存善念,行善事,做善人,这才是杜氏家族最大的财富!

是为序。

杜江 魏红娟

二〇二一年六月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