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殷氏家谱网 >> 殷氏宗亲网 >> 浏览文章

续修《申港殷氏宗谱》序

时间:2025/1/16 11:11:20
供稿人: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续修《申港殷氏宗谱》序

古人云:家之谱,溯本源,明世系,序昭穆,敬宗收族,为持家者鉴。国之史,纪正统,彰德励志,扬善抑恶,为治天下者鉴。故族谱(家谱、宗谱)与国史,地方志构成了中国历史之三大文化支柱。为吾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亦是世界历史文化中珍贵的遗产。

殷氏,乃中华大姓。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以吾拙见,可分五个阶段。

一、远祖『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之玄孙曰『契』,『契』之第六世孙『冥』,为夏朝水官,因『勤其官而水死』以身殉职。夏帝赐其官,并赐『殷地』,为中华殷氏肇氏始祖。

二、先祖『成汤』。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契』之第十四世孙『成汤』(天乙)灭夏建立殷商王朝,为开国大帝矣!传至第十世孙『盘庚』王,迁都『殷地』(今河南安阳)。传至第十七世孙,第三十一位王『帝辛』(纣),兴国扩疆,统一中原,为奠定中华版图,建立多民族国家。立下了盖世无双的丰功伟业!周灭殷后,殷商王室后裔为不忘故国而姓殷。殷姓为国姓也!殷商王朝历经五百五十四年而告终也。

三、润之初祖封公。公元一六七年,东汉桓,灵二帝间,朝廷谏议大夫殷封自河南陈州(今河南西华县)避『党铜之祸』,弃官携家南渡长江,隐居于润之曲阿(今镇江丹阳)为南渡殷氏润之初祖。

四、南渡始祖秉常公。公元一一六四年,南宋武节将军秉常公,因护驾皇帝自汴南渡长江建都临安有功,晋封为右武大夫。乞休后徙居丹徒大港,为南渡殷氏始祖。因其后裔分布在麒麟、留村、黄墟、华墅四地而得名麒麟等四派。

五、申港始祖德裕公。公元一三三五年明代至正年,秉常公之第十世孙德裕公(号斗山)来申港瞻仰季子墓,读宣尼『十字碑』,低徊不去,思季子风范,可为子孙世居,遂携家人自丹阳虞巷徙居申港,为申港殷氏始祖。至今近七百年,现传至二十五世(南渡三十四世),并分迁各地。邑内石庄、利港、夏港、云亭、峭岐、月城等七乡十五村,省内宁、镇、常、苏,省外京、津、沪、浙、皖、赣、滇、陕、甘、新、闽诸地,我殷氏宗亲人口已逾五千余矣!

申港殷氏后裔秉承祖训,耕读传家,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代有达人。明清二朝涌现出百余名摩生、贡生、太学生,四十余名知县、知府、侍郎、大夫等,还有二名进士。真可谓俊贤辈出盛名于世矣!如民国年间有陆军中将祖绳公,江南高等学堂著名学者葆缄公等。不一而足。

新中国成立至今,殷氏后裔继往开来,人才济济,群星璀璨,精英辈出,先后培养出一千余名大学生,四十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其中就有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新四军老干部殷毅、贵州军工厂厂长殷良荣、『全国三八红旗手』殷桂芳、新疆水电专家殷福根,还有中国著名数学家殷蔚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殷琴芳,全国著名心脑血管病专家殷明德,中国古典文学家殷光煮等三十余名殷氏精英,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较大贡献,(详见《殷氏精英榜》)。

《申港殷氏宗谱》自元代至正二十三年(公元一三六三年)始修以来,至民国十年(公元一九二一年)先后续修十一次。民国版宗谱,由祖绳公、葆缄公合力纂修,并得到了时任北洋政府总理靳云鹏墨宝题词。此谱至今已九十余载,如再不续修,世系就难以衔接延续,吾辈将愧对先祖,愧对子孙。为延绵族史,承前启后,续修宗谱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零一二年秋,族内有识之士曾发起修谱倡议,因故未果。二零一三年五月,『宗谱续修委员会』正式成立。族人一致推举本人为会长,建南为主编,叶金、产华、甫坤、耀君、荣才等为副会长,福中、阿祥等为副主编,耀祖为顾问,新宝为技术指导。(详见『续修委员会』名单)。族弟志龙收藏的一部民国老谱,为本次修谱奠定了基石。吾等北上河南、山东,南下江西、浙江,东进上海,西奔常州、镇江。足迹遍布邑内外,总行程一万余公里。有诗曰『破釜沉舟志胜泉,千难万险不动摇,齐心合力撼天地,拼搏数月定成效』!广大族人见修谱捷报频传,声势浩大,卓有成效,故争先恐后,踊跃捐款。至马年春节,筹资突破百万元大关!彰显了吾殷氏宗亲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新谱出版指日可待,实现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夙愿矣!

捧读宗谱,缅怀先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惟望吾殷氏后代谨记祖训,传承美德,敦族睦族,奋发有为,为国家之昌盛、民族之复兴、家乡之繁荣而作出贡献!今借作『序』之机,倾吐肺腑之言:感谢宗亲们信任和支持!感谢贤哲义士的鼎力协助!感谢全体编委们的无私奉献!

你们的名字,载入谱卷,族人永志!

你们的功德,流芳百世,彪炳千秋!

是为序!

申港殷氏第二十一世孙殷若东

甲午年春·申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江阴申港殷氏家族续修族谱历程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