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张氏家谱网 >> 张氏宗亲网 >> 浏览文章

张姓百忍堂由来

时间:2025/2/8 11:39:11
供稿人: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张姓百忍堂由来

我乐都南山那能沟张氏家族有堂号谓「百忍堂」。张姓「百忍堂」源于清河之脉,清河为始祖挥公之封地,汉代即立宗庙于清河郡。挥公八十世孙为中华「谋圣」张良,张良二十八世孙为中华张氏「百忍堂」一世祖张公艺。汉唐以来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带有明显儒家伦理色彩的堂号开始流行起来,其作用在于凝聚宗族、激励后人奋发向上。《旧唐书·列传·孝友·张公艺》记载:「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高宗(李治)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嫌帛」。并亲笔题写了「百忍义门」四个大字。从此张公艺后人即以「百忍堂」为号,因此还诞生了著名的《张公·百忍歌》。唐代书法家、草圣张旭赞曰:「张公书百忍,唐朝著勋名。天子躬亲问,旌表悬门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脉长存。儿孤须当记,族原诗为凭」。张公艺的族人把张公一生的忍让事迹记录下来,写成《张公百忍全书》。

唐朝以后张氏家训《百忍歌》广传于世,到明清时几乎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之一。「百忍堂」秉承以忍养和,以和养贵,修身养性,和睦共处,忠孝传家,诗书继世,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作为张氏「百忍堂」家族传人,要继承和发扬「百忍堂」家训家规,坚持忍耐、和谐、忠诚、坚毅的价值观和文化传承,养成平心静气,宽恕仁厚的处事风格,构建家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家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尽心尽力。

附张氏《百忍歌》原文:

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争竞;刘伶败了名,只为酒不忍;陈灵灭了国,石崇破了家,只为财不忍;项羽送了命,只为气不忍;古来创业人,谁个不是。(编者整理)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