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谱考辑要》,秉持唯物史观和信史理念,提取史志谱中之精华,摒弃封建之糟粕,力求真实、可信
- 时间:2025/2/21 16:20:56
- 供稿人: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陈氏谱考辑要后记
编辑出版《陈氏谱考辑要》,是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尤其是上了岁数的老年读者,他们在阅读《颍川陈氏考略》《义门陈文史考》时感觉费时费力,甚至有人看到后面忘记前面,普遍反映并表示“不想看考证过程中的琐碎细节,只要结论”的诉求。这主要是因为两书中所有的考证和结论,不是明明白白地写在那里一眼能望穿的事,而是像果核、瓜子一样,包含在层层的肉瓤里,分布在不同的文章中,需要读者去联系思考,从中悟出是非。
例如《义门陈文史考》第101页徐锴《陈氏书堂记》载:“大顺中,崇为江州长史;乾宁中,崇弟勋为蒲圻令;次弟玫,本县令。”一连说出陈崇三兄弟,然而在明清义门谱中,这三兄弟分别系在伉、仲、俛三公的名下。读到这里,多数读者既不思考伯宣有几个儿子,又不联系《颍川陈氏考略》第255页《吴兴蓝田源流派衍齿录》载:伯宣“咸通时召征不起,拜著作佐郎,昭宗大顺初卒。配赵氏,生子四:仲子崇,大顺中为江州长史;三子勋,乾宁时为蒲圻令;四子玫,本县令。”此外还有苏南《毗陵陈氏宗谱》关于伯宣生子礼、崇、勋、玫四子的情况。如果读者能够将这前后几则信息联系起来加以思考,自然就能辨别明清义门谱中的错乱!像这样的例子两书中很多,因此,《陈氏谱考辑要》现在要做的也就是这项联系、归纳工作,用谱表的形式展现出来,旨在帮助和引导读者更好的理解两书内容。
还有一点须要点明,即陈褒(裒),为什么总要括弧加注?这是因为其本名“裒”。宋人姚勉《雪坡集》巻三十八《陳氏同宗義約序》载:“举子裒入京之助而为約,义也。同宗相率而为约,尤义也。”裒同裦,古同褒。故后人作写作“褒”。总之,《辑要》主要内容是以史志、墓志为主轴,兼参族谱,就当前认知水平来说,只能如此而已。旧话必须重提,如果用当代高科技DNA进行检测,其结果难以想象。我们坚信,未来随着分子人类学对陈姓宗族研究领域的介入,陈姓的多源性会变得更加具体而明朗。
为了编好这本书,我们做了几年的准备工作。2016年4月在武汉舜裔陈氏学院,有陈伟华、陈度安、陈昌勤、陈新等宗亲的支持,在武汉“根亲源”举办了两场研讨论证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2017年5月、12月在南昌举办了两场研讨论证会,并向与会代表每人发一本《陈氏历史研究资料汇编》,听取来自全国17个省市县宗亲代表的审议意见。2019年3月,又在青岛市恒星姓氏学院召开了来自全国多个地区的谱学专家就《中华陈氏谱本》的评审论证会,会上一致通过“《中华陈氏谱本》论证纪要”。
经过充分准备,江西省历史学会陈氏研究专业委员会终于编成此书,原名《中华陈氏谱本》,现名《陈氏谱考辑要》,它秉持唯物史观和信史理念,提取史志谱中之精华,摒弃封建之糟粕,去伪存真,博采众长的原则,力求真实、可信,至少是接近史实。这对各地陈氏及其支脉创谱、续谱,提供依据;同时对于星散九州的陈氏宗亲寻根问祖,亦能提供服务。为了学术的严谨,我们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担任学术顾问,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尽管如此,本书仍然存在失误和不足,希望专家学者不吝指教,以便再版修订。
《纪要》的编辑过程中,得到了各方人士的帮助和支持,如福州巴山软件有限公司陈裕煌先生、广东中山市华侨中学陈伟平先生、江西鄱阳县杨梅桥西园陈家陈福连先生、云南镇雄县陈雁文先生等等,尤其是安徽金寨县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松先生,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19年9月1日
上一篇:南宋云门陈氏家谱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