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三年续修储氏宗谱序(太忠公四德堂宗谱)
- 时间:2023/7/4 11:06:10
- 供稿人: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续修宗谱序(太忠公四德堂宗谱)
国不可无史也。无史,则治乱之机,升降之故,必同杞、宋之无征。家不可无乘也。无乘,则宗族之谊、骨肉之亲必如秦、越之泛视。家乘关系甚钜,与国史何以异哉?我储氏自战国田齐时受姓以来,遂成为望族。秦汉而下,世世相承。第年湮代远,简断篇残,凡我后人不无数典忘祖之憾。
然而,道德、文章、功名、事业,载诸《河东汇纂》暨《唐·艺文志》,于御史公讳光羲,历历可稽焉。公为分徙庄城始祖。十六传至宋总辖公讳永钰,又为迁潜始祖。支分三房,递传五世,太派行以十余计,连镶合络,先后齐名。若瓜绵椒衍,釜蛰麟振,惟我忠公支为最。
虽然,窃有虑,盖丁愈繁则居愈散、居愈散则心愈离。欲使离者合、散者聚,非编辑谱牒不为功。始明弘治辛亥、终清光绪戊戌,其间几经采录、几经校对、几经列卷分图,先贤达手泽犹存。
帝虎鲁鱼,舛讹蔑有,井井然缕析条分矣!顾考献征文,业已精详于既往;而继志述事,尤贵郑重于将来!所以,民国辛酉冬祭毕,燕毛少长列坐,有提倡是举者,群欣欣然,起而前曰:『是举也,美举也。正共和之世,所谓结团体者也。』于是定议,以立规章;汇稿,以资参订。今宜改革者,不仿随时变通。旧有阙略者,务须加意补注。裘葛三更,幸葳厥事,猗欤盛哉!
笃数万人之恩谊于一堂,溯数千年之籍贯于一时,汇数百派之渊源于一脉,此显赖诸执事之赞襄,同心同德;实隐凭祖若宗之灵爽,亦保亦临也。世代遥遥,时光冉冉。尚望过此以往,人人尊祖,人人敬宗,人人识收族大义,庶宗拓弥坚,藩篱永固。亲睦雍和之象,吾族其靡有涯乎?
是为序。
河东储氏四德堂戳记
民国十三年甲子裔孙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