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马氏家谱网 >> 马氏宗亲网 >> 浏览文章

粉河马氏家族发展延徙考

时间:2024/3/1 11:21:46
供稿人: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粉河马氏家族发展延徙考

虎、林与见吾、在世四公迁鄂后,落居于保康寺坪皮家坡马家老屋。迄今370多年,已传17世,共有360多户、1200多口人。林公乏嗣,虎、见吾、在世三公后人主要传承迁徙情况是:

虎公后裔

虎公得四子,分别名如龙、从龙、似龙、化龙。二房从龙乏嗣,长、三、四房后人传承迁徙情况是:

1.虎公长房如龙公住居皮家坡马家老屋,葬唐家沟垴(今名老坟坡)。如龙公得三子,分别名之骑、之驹、之脱,三房之脱乏嗣。

(1)如龙公长房六十三世之骑公清康熙早年由皮家坡迁居台口十王庙,葬堰湾。之骑公育六子,分别名玲、琪、珌、珽、珩、琪,二房琪公、四房珽公失传。

①长房珆公清乾隆年间由十王庙迁天子坪花栎树,六十六世湖公得三子,分别名成龙、守先、守印。

成龙公后裔:成龙公住居天子坪花栎树人,道光年间长房六十八世俊选公迁鳝鱼河,其二子永魁公迁房县李二姐沟(又称李子沟,时属保康,1958年入房县)刘家沟,民国晚期七十三世宗成公因灾荒移居三岔(今属五台乡红场村),其后人在此定居至今;六十九世永录公迁寺坪大畈,未发现后世传人;清光绪年间五房六十八世杰选公后人七十一世大财公入赘房县榔口龚家,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房县榔口、玉堤店、沙河、保康皮家坡、襄阳东津、古驿大营以及河北等地。

守先公后裔:守先公住居天子坪银线峪(又称银钱峪),六十九世永富公长子昌茂公迁三伏沟老家坡(旧谱稿载舒家坡,误),后世至1959年因灾荒绝户;次子昌发、三子昌旺公住天子坪银线峪,民国时期,七十三世宗义公流落于房县木瓜河,后入赘严家,子孙归宗;七十四世维香公托养于房县李二姐沟乐家,康成公托养于房县珠藏洞金刚坪沈家,后世失传。至2019年底,昌发公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寺坪天子坪、简家坪、房县城关、谷城石花彭家岭、殷畈以及襄阳樊城等地。

守印公后裔:守印公住居天子坪花栎树人,20世纪60年代七十三世宗祥公入赘保康马桥金斗坪向家,子女随母移居枣阳,后再迁武汉;宗汉公随母移居房县白窝(今名白鹤)傅家坡,传承未明;20世纪80年代,宗和、宗祝公迁寺坪街。至2019年底,守印公后人因工作、寺坪水库移民或其他原因外迁,分别定居保康城关、天子坪、寺坪街、简家坪和房县白鹤、谷城石花彭家岭、陈家楼、襄州张家集、老河口孟楼、武汉以及浙江杭州宋城等地。

②三房秘公住居十王庙,育有四子,分别名克念、克良、克顺、克从。

克念公后裔:克念公住居台口十王庙,长房六十八世荣选公道光年间迁堰沟元家山(今属房县青峰镇台口村),长房昌超公后裔,七十一世长房大奎公后人分迁房县堰沟口、垭里坪,二房大田公后人迁保康药峪沟,三房大林公长子传选公迁十王庙、次传明公迁大三沟黄家厂;二房昌超公后裔,七十二世长房传猛公迁房县五台红场磨子沟,四房传强公迁垭里坪木炭沟。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房县城关、青峰街、保康城关、寺坪街、台口十王庙、谷城五山东湾以及荆门、四川巴中等地;六十六世潜公道光年间迁三伏沟老家坡五家庄,后世失传;六十七世守斌公迁房县五台红场楠木沟(今名南脉沟),六十八世考选公迁虫蚁垭,后世分别定居虫蚁垭、庄屋沟,七十一世长房大发公养子承嗣,子孙归宗姓龚,三房大财公以女纳婿,子孙姓罗。

克良公后裔:克良公清乾隆年间移居三伏沟口马家湾,育四子,长、二、三房先后失传。四房七十世昌德公清末迁房县堰沟口张家坪(时属保康,1941年入房县),民国时期七十一世大贵公托养于保康马桥金斗坪寄子洞沟胡家,后世归宗;大洪公由马家湾迁三伏沟潭水泉、大鹏公迁三伏沟八字沟。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保康金斗街、马桥街、寺坪街和房县台口、谷城城关后湖以及河南方城赵河、南乐城关等地。

克顺公后裔:克顺公住居台口十王庙,清乾隆年间六十六世洵公迁三伏沟陆(卢)家洼;嘉庆年间六十七世守诰公再迁鳝鱼河升栏坪(今名升石坪);20世纪60年代,七十三世燕飞公迁保康王湾。至2019年底,克顺公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城关、寺坪升石坪、砂坪、枣阳王城以及广东深圳龙岗等地。

克从公后裔:克从公清乾隆年间迁居房县滩双庙(在今房县野人谷镇垭里坪村),道光年间六十七世守全公迁红场天子坪(今属房县五台乡龙潭峪村),至七十三世以女纳婿,子孙归宗姓张。

③五房珩公清乾隆年间由十王庙迁獐毛沟(今名樟木沟)大庙子沟。珩公子克有公育五子,分别名濡、河、润、源、鰲,二房河、四房源、五房鳌失传。

濡公后裔:濡公住居樟木沟大庙子沟,道光年间六十八世光选公迁大三沟打磨沟,六十九世长房永才公长子昌品公迁鳝鱼河宦家坪,三房永禄公人赘李二姐沟(今房县五台乡龙潭峪村,时属保康县,1958年入房县)。民国时期,长房七十二世传鹤公迁保康马桥街,传鹏公迁房县野人谷毛河;二房七十一世大志公由李二姐沟迁驼鱼河(今属房县野人谷镇柏杉村),七十二世应凯公随母下堂移居驼鱼河宦家。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寺坪宦家坪、峡口、升石坪、梅子园、房县野人谷毛河、柏杉、城关、白鹤石堰河、五台金牛寺、十堰茅箭以及谷城石花大峪桥、五山东湾等地。

润公后裔:润公清嘉庆年间迁三伏沟高家山,民国时期七十一世长房大国公迁三伏沟枫香园,三房大清公迁樟木沟高楼坪。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城关、寺坪街、樟木沟和谷城石花、大峪桥、五山东湾以及十堰等地。

④六房琪公清雍正年间由十王庙迁三伏沟老家坡。育二子,长克勤,次克广。

克勤公后裔:克勤公育四子,六十六世杰公居老家坡、藻公居边界岭、君公、德公居老家坡。民国时期,长房七十二世传林公迁居板庙龙潭湾,20世纪50年代七十三世万德公随母下堂移居保康城关封银岩刘家。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城关、寺坪街、龙潭湾、李家湾、老河口李楼、洪山嘴以及广东阳山阳城等地。

克广公后裔:克广公育三子,清嘉庆年间六十六世长海、三洲公分别迁樟木沟,二涟公迁梅子园,洲公子守风再迁首隆坪(在今樟木沟春草峪),民国时期,七十一世大清公逃难至房县五台红场白果树沟。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房县城关、野人谷鱼鳃以及十堰张湾、茅箭等地。

(2)如龙公二房六十三世之驹公清康熙年间由皮家坡迁台口河三伏沟口,葬马家湾。六十四世瑾公乾隆年间迁三伏沟黄石板,六十五世克忠公再迁枫香园。20世纪70年代,七十二世传壁公迁歇马邹家院,90年代后人口纷纷外迁。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城关、寺坪街、三伏沟黄石板、歇马邹家院、谷城大峪桥、股畈、五山小星店、东湾、老河口孟楼以及广东深圳龙岗、福建漳州南靖等地。

(3)如龙公三房六十三世之脱公清康熙年间由皮家坡迁台口三伏沟口,葬马家湾。后世失传。

2.虎公三房似龙公清康熙年间由皮家坡迁寺坪街马家湾,葬简家坪龙沟口。似龙公育七子,分别名之骖、之骥、之骅、之膦、之骧、之驿、之碧,四房之驎、五房之骧乏削。

(1)似龙公长房六十三世之骖公康熙年间由寺坪街迁台口河天子坪,其子瑛公育三子,长克君,次克贞,三克政。

克君公后裔:克君公住居保康寺坪天子坪,六十七世守礼公清道光年间迁王隆坡(在今保康寺坪七里扁村境内),后世失传;七十世昌贵公入赘天子坪刘家,民国时期迁马桥老鸦池红庙沟口,后世归宗;六十八世应选公清道光年间迁抬鱼沟(又名团鱼沟,今名潭峪沟,在房县青峰镇台口村。时属保康,1941年人房县),同治初七十世昌德公迁保康寺坪大畈后世未详,光绪间昌学公迁房县安阳坪茨鱼沟。至2019年底,克君公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城关、马桥老鸦池和房县城关、野人谷千坪、红塔李湾、军店何家、白鹤赤岩、石堰河等地。

克贞公后裔:克贞公住居保康寺坪天子坪,六十七世守己公移居茅草岭,七十世长房昌伦公回迁天子坪,二房昌伦公过继老大房昌信公次子大华公为嗣。至2019年底,其后人因工作或寺坪水库移民等外迁,分别定居保康城关、寺坪天子坪、简家坪、谷城石花平川以及襄阳等地。

克政公后裔:克政公住居保康寺坪天子坪,六十六世油公移居天子坪银线峪,至七十一世失传。

(2)似龙公二房六十三世之骥公由寺坪街迁台口河天子坪,嘉庆年间六十五世长房克让公迁七里扁码头滩,二房克任公住银线峪,克绪公迁七里扁茅家垭(今名毛家垭),克位公迁三伏沟八字沟,后世先后失传。

(3)似龙公三房六十三世之骅公清康熙年间由寺坪街迁台口堰沟口(时属保康,1941年人房县),共有十子,分别名琰、玳、琏、瑄、琳、琪、瑁、璠、琇、城,后世多居堰沟口,三房琏、六房琠、九房琇公乏嗣。

琰公后裔:琰公移居堰沟口河渡口,清末七十一世二房大良公迁居安阳坪,七十二世传家公过继老大房大山公为嗣(传承见239页《本籍保康升石坪永府公后裔》)。至2019年底,琰公后人因寺坪水库移民或工作等外迁,分别定居房县城关、红塔、白鹤、十堰、神农架以及河南内乡等地。

玳公后裔:玳公移居堰沟口水碓沟,后世传承未详。

瑄公后裔:瑄公住居堰沟口李家园,长子克荣公乾隆年间迁泄滩子(在今房县野人谷镇垭里村),后世传承未详;次子克美公迁谷城紫金玛瑙观,后世失传。

琳公后裔:琳公住居堰沟口李家园。道光年间六十六世、六十七世共有七公外迁去向未明,后世传承未详。

瑁公后裔:瑁公住居堰沟口李家园,长房六十六世龙、虎公乾隆年间回迁皮家坡马家老屋,嘉庆元年遭白莲教匪烧杀,龙公后人六十七世长房守存公移居唐家沟马家包,七十世三房昌柱公托养于房县珠藏洞白果树坪张家,后世随张姓并迁保康寺坪七里扁五羊峪、天子坪银线峪;虎公后人六十七世世选、宗选公嘉庆年间迁保康峰耳岩(今名封银岩),后世传承未明。至2019年底,龙公后人因寺坪水库移民等外迁,分别定居保康王湾、寺坪天子坪、七里扁、简家坪、大畈以及荆州沙市等地。

璠公后裔:璠公住居堰沟口李家园。至2019年底,其后人因寺坪水库移民等原因由堰沟口一带外迁,分别定居房县城关、台口和谷城石花大峪桥、施湾、庙滩万家营以及枣阳鹿头等地。

城公后裔:瑊公居堰沟口邢家坪,子孙先后移居张家坪、河渡口、元家山。

清嘉庆年间六十六世三房玉公迁陕西镇平、贵公迁陕西平利,后世传承未详。新中国成立后,七十三世宗坤公迁神农架松柏、宗元公出继青峰楼房房家。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房县城关、青峰台口、楼房、保康寺坪蒋口和谷城城关过山口、石花凉水井、彪家庙、神农架松柏以及孝感、四川绵阳开发区等地。

(4)似龙公四房六十三世之驎公、五房之骧公清康熙年间分别由寺坪街迁保康城关窑其堰(又名姚齐堰、窑锡堰),后世失传。

(5)似龙公六房六十三世之骍公清康熙年间由寺坪街迁居谷城盛埭芑家河(今名纪家河),六十四世二、三、四、五房均失传,乾隆年间长房珢公再迁古山坪,嘉庆年间六十六世佐公迁房县青峰老街,传承未详;清末,七十一世大富公因躲避战乱和灾荒,由谷城红石嘴(音)逃往保康马桥分路碑磨儿坪,后入赘金斗坪余家。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保康马桥金斗坪、唐二河等地。

(6)似龙公七房六十三世之骢公清康熙年间由寺坪街迁保康歇马普子河(今名铺子河,属沮源村)。旧谱载至六十九世永海、永龙二公,本次修谱未发现其后人。

3.虎公四房化龙公清康熙年间由皮家坡马家老屋迁居谷城盛埭古山坪,葬古山坪。后世失传。

见吾公后裔

见吾公得一子,名启龙。清康熙早年,父子由保康寺坪皮家坡迁居马桥古匠沟(今名古泉沟),葬椒园(今名蕉园)。六十三世得二子,分别单传至第六十九世各房再得二子,传至七十一世仅长房大元公一男,七十二世以女纳婿得四子,分别名宗文、宗武、宗学、宗堂,子孙均归宗姓王。至此,该支失传。

在世公后裔

在世公单传三世,六十四世请公得四子,分别名克恭、克治、克近、克聪。其后人主要迁徙情况是:

1.六十五世长房克恭公清乾隆年间由皮家坡迁居台口十王庙余家岔(今名俞家洼)。民国时期,宗汉公入赘三尖山危家。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寺坪台口、三尖山、谷城石花大峪桥、冯湾以及荆门市区等地。克恭公次子潼公住居皮家坡沈家窝子,七十世三房昌发公迁台口东沟,七十二世长房传福公长子宗财公由侯公七十一世大军公夫人刘氏收养,三房传寿公后世纳婿,子孙均归宗姓谢。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房县尹吉甫珠藏洞、保康城关、后坪蜡烛山、寺坪街、台口十王庙等地。

2.六十五世二房克治公住居皮家坡六家洼。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中子孙迁居三官庙。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寺坪皮家坡以及宜城等地。

3.六十五世三房克近公住居皮家坡碾盘岔(今名碾盘洼)。至六十七世子孙失传。

4.六十五世四房克聪公住居皮家坡三官庙。六十六世侯公得七子,分别名守爵、守禄、守柱、守濮、守彦、守忠、守俊,时称“七门七户”,长、三、六房先后失传,二、四、五、七房传承迁徙情况是:

(1)守禄公后裔移居皮家坡碾盘岔(洼)。六十八世开选公养子承嗣。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寺坪皮家坡以及河南邓州等地。

(2)守濮公后裔移居皮家坡马家包。民国初期,长房永丰公后人七十二世传发公迁房县沙河张家沟、传福公入赘房县榔口吴家。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寺坪皮家坡、房县榔口、玉堤店、谷城石花苍峪以及宜昌远安鸣凤等地;三房永和公后七十一世大友公人赘房县五台金牛寺擂鼓台张家、大常公托养于房县台口张家坪张家,子孙归宗。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房县城关、青峰、五台金牛寺等地。

(3)守彦公后裔移居皮家坡马家老屋。其后人有二房六十八世翘选公后裔七十一世大军公入赘房县珠藏洞刘家梁子,20世纪60年代七十三世宗相公入赘房县三尖山张家、宗国公入赘房县五台龙潭峪张家。至2019年底,其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城关、皮家坡、简家坪、寺坪街和房县城关、青峰街、五台龙潭峪、尹吉甫保林以及当阳长坂坡、钟祥胡集刘湾、周营等地。

(4)守俊公后裔住居皮家坡三官庙,民国时期七十一世长房昌军公迁保康马桥唐二河;20世纪60年代七十二世大林公入赘房县青峰薛家,后随子再迁神农架松柏。至2019年底,守俊公后人分别定居保康寺坪皮家坡、简家坪、大畈、马桥唐二河、老鸦池、歇马欧店以及谷城紫金白峪沟、神农架松柏等地。

上一篇:粉河马氏始祖身世考

下一篇:没有了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