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蒋氏宗谱》史料颇丰,将勉励子孙、造福社稷,历千世而流芳
- 时间:2024/5/24 17:05:28
- 供稿人: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贵州省蒋氏宗谱》序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思亲报恩和慎终追远的好传统,《诗经》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宗谱就是记载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当今政通人和之时,贵州蒋元仁受族人重托,率修谱团队盛世修志,四易寒暑,备尝艰辛,终于辑成《贵州省蒋氏宗谱汇编》,使贵州蒋氏两千多年的历史灿然在目,此举不但有功于我宗族,而且有功于史志之学。
史料中对蒋姓的记载,可上溯到殷墟甲骨文。殷墟中刻有古蒋字(甘、咋、色)的甲骨文有6片,对它们内容的解读可以得出:蒋姓有文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商朝时期存在着蒋国,蒋国是商朝的一个诸侯国,与商王朝友善,蒋国在政治方面朝觐商王、接受商王的命令,经济方面向商王进贡,军事方面为商王戍边,蒋国还拥有自己的军队,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从对史料的进一步查实和考证还可以得出:河南省的蒋河流域最可能是商朝蒋国故地。蒋姓诞生于中原,并以中原为圆心向四周迁徙发展。
蒋姓是在汉朝初年进入贵州的。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登基,他执行“募豪民,填南夷”之举,实行向贵州的大规模移民。《史记》载:“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锺至一石,散币于邛僰以集之。”应募入黔的“豪民”,大多是来自川西和川南等地的汉族。豪民们带着依附于他们的劳动者,成群进入贵州屯垦。这“数万人”中,就包括蒋姓移民。
蒋姓在贵州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艰辛和坎坷,先民们在动荡中完成播迁,在纷扰中求得拓展,在不懈地探索和追寻美好生活的理想的同时,也播下了中华文明的种子。贵州《长顺县志》记载,到明清时期,长顺县广顺镇有“金半街,蒋半城”之谣,以形容蒋姓在当地之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蒋姓的发展面貌。在经历了2000多年的艰难开拓和反复磨砺后,蒋姓终于在贵州有了一个新的、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我曾几次到过贵州,贵州山秀水美、地灵人杰,虽然人口不多,地也不广,但颇具特色:贵州有“多彩”美名,无论人文、地理、民族、文化、历史、城市、气候、风光来看,贵州都是多姿多彩、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贵州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汞、重晶石、磷、铝、稀土、镁、锰、镓的储藏量均居全国前三甲,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贵州还以“西南煤海”著称,煤炭资源储量达497亿吨,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名满天下的茅台酒是中国的国酒,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的魅力,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铜仁市的梵净山是弥勒菩萨道场,有“通往佛国的天梯”的称号,是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安顺市的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高77.8米,宽101米,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之一;织金县境内的织金洞面积 70万平方米,号称“全国第一的地下艺术宝库”和“举世无双的岩溶博物馆”;贵州虽处祖国西陲,却是蒋姓的集中居住区之一,蒋姓人口占全国蒋姓的比例高达6.95%,列第六位,仅次于江苏、湖南、四川、广西、浙江。
国有史可知兴衰荣辱,激励国人忠勇报国;族有谱可溯源追宗,教导族人尊祖启后。《贵州省蒋氏宗谱》史料颇丰,它的问世将勉励子孙、启迪后人、造福社稷,含英吐华,历千世而流芳。
此宗谱完成之时,元仁兄索序于我,我对此谱未尽些许之力,凭着对蒋氏祖先的尊敬和对蒋姓宗亲的感情,遂作数语,以不负贵州族人修谱之美意,而充其为序。
蒋继申
2021年11月1日于杭州
上一篇:《贵州蒋氏宗谱》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为蒋氏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和思想明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