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舜宝、高舜南等一行人为陂洋莲花村和大安军寨村高氏梳理源流
- 时间:2024/7/5 10:26:39
- 供稿人: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高舜宝、高舜南等一行人为陂洋莲花村和大安军寨村高氏梳理源流
福建寻根溯源在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东西坑村与高谋建宗亲谈话时得知,当时卓墘村发生了一起诡异事件,一夜之间死亡几十人,吓得高姓族人纷纷逃离,四散迁移,致卓墘村念六公祠无人打理,倒塌变成荒地,杂草树木丛生。查阅高日照提供的陆河旧谱,上面记载念六公传下至九世已超过二百兄弟,说明当时人丁兴旺,诡异事件发生后往外四散迁移到海、陆丰居住的人数应该不在少数。
通过近期实地走访宗亲,梳理了几宗源流对接,收到了实际效果。粤东汕尾高氏宗亲群里有一位在深圳工作的高标龙宗亲,也在为祖上源流对接寻找根源,看我们做得有榜有眼,请求我们到他家乡帮助梳理源流。
3月25日上午九点,舜宝夫妇、志东、越东、舜南一行五人驾车到八十公里远的陆丰市陂洋镇莲花村,与在等待我们的宗亲高荣邹及他哥、堂叔、堂弟等见面。我们查阅资料,校对名字,发现他们所记一世祖愈昌公与念六公传下六世愈昌公比较接近,但他们用上偷下心组成的字和陆河旧谱用上俞下心两字不同,用手机输入无法找到上偷下心组成的字。便要他们找墓碑比对,刚好他们修坟时将旧碑保留了下来。旧碑年久难看清,便吩咐找来红粉笔涂上擦拭后碑文便清晰明了了,愈字与陆河旧谱相同。但问题又来了,愈昌公传下子孙与陆河旧谱不同,一时无法确定,他们寻找已久,毫无头绪。我所查资料也只有这个信息最接近,只能进一步考证了。
在与莲花村宗亲们交谈中,他们说祖上口口相传,有一房宗亲迁居军寨,一直没联系。还传说先祖在莲花村开基不久,家中母猪在周围寻食时拱到了一堆白银,高家得到白银后发了财,因母猪对高家有恩,怕后人养猪杀猪吃猪肉,便立下规矩,永远不得养母猪。
莲花村周围环境不错,居住舒适,荣邹家养了一群闺女,大姐二十、小妹三岁,受传宗接代续香火观念影响,已生了九朵金花的他们,为添男丁,还会继续努力,不达目标不罢休,真正是生生不息,精神可嘉!他家气氛和谐,招待我们在家中吃了午餐。
之前曾听说过华侨管理区有念二郎后裔居住,抱着从旁多了解念六公有关信息的想法,下午两点钟,我们驱车十五公里,到华侨管理区找到了高新华,跟他说明来意,新华表示自己年轻,对家族史不太了解,然后致电他父亲拿来族谱。
高木金宗亲是新华的父亲,从他的谈话得知,奎池村高姓是东溪公传下南平公系,高姓人丁近二千,并邀我等参观了他们的祖祠《思成堂》,《思成堂》龛前六角几很有特色,祠堂正堂设计布局较好,在祠堂内我看到一群群勤劳的蜜蜂忙着往龛后蜂窝运花蜜,这使我联想到山边村的《仁德堂》龛后也一直有蜜蜂居住,据说蜜蜂作窝的祠堂风水一定很好。
奎池村村容整洁,环境秀美,四周散发着油甘和杨桃等水果香味。华侨管理区早年安置印尼马来西亚等归国难侨,难侨们主要在此种植热带水果,使此32平方公里地变成了大果园。
陆丰大安军寨村住着高华、高森二个派系的高姓宗亲,为了进一步了解莲花村分支在军寨的情况,和高木金宗亲握手道别后我们继续驱车前往五十公里外的军寨村,高森宗亲已在村头迎接并领路。到了高森家坐下喝过茶,高森拿出一本端正的钢笔字迹手抄族谱,上面记载1942年从龛后神主牌抄录的念六公传下二房纪正公系,此谱文化大革命前由他堂叔高明利带去香港,重抄后带回军寨。他们的一世祖愈昌公的次子雲子公同一世祖妈何氏母子移居军寨,后与莲花村失联没有来往。前辈也曾找过谱中所记披沟莲花栅村,但记载有误没找到。
高森还提到以前要到赤坑拜祖,具体地名说不清,莲花村宗亲也提到前辈去过赤坑,也知道山边村有高姓宗亲居住。按陆河旧谱记载,愈昌公属念六公传下六世孙:念六公——天祐公(念六公长子)——明達公(天祐公三子)一石公(明達公次子)一一刘养公(石蔭公长子)一愈昌公(刘養公次子)。谱中记载:一世祖考溢.庆讳.愈昌.字隆初高公行二,逝后碑记只有一个名或字。还有:所录二世祖与三世祖内容也对不上,如此给后人认宗造成错觉和困惑就不奇怪了。今天陆丰之行,为陂洋莲花村和大安军寨村理妥了世系,接上了源流,收获不错,心情也爽,虽奔波超200公里路也不觉累,下午六点钟前已顺利回到汕尾,结束一天的行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