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张氏家谱网 >> 张氏宗亲网 >> 浏览文章

张新民《金城百分张氏总谱》序

时间:2024/10/10 10:56:14
供稿人: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金城百分张氏总谱序

二零一四年七月二十日,由我张氏宗亲张斌国先生发起的编修《金城百分张氏总谱》动员会在河口古镇召开,消息炙热了百分张氏后裔怀祖情结,受到张氏族人的极大关注。

民国初年,张氏先祖创修的《百分张氏总谱》,由于时间久远实难再见,因此续修总谱成为我百分张氏的家族梦。历经百年沧桑,加之族大丁蕃,枝叶散漫,文献资料损毁殆尽,续修总谱是一件敢想不敢做的事,非常人所能为。张斌国先生是河口古镇人氏,百分张氏第三十世后裔,工科出身,年近八旬,先生勇于担纲,续修总谱,诚乃我百分张氏之大幸,在下钦服之至。故斌国先生嘱我写序,虽力孱而强为之,不能推也不敢推。

常言道树有根,水有源,犹人之有祖宗。国家有史,述朝代、记政事:地方有史,明沿革,载土风:家族有谱,考世系,识宗支。

我国民族素重血缘、亲缘、乡缘之关系,历时既久,形成强烈之宗族观念,乡土观念,进而溶合为国家观念,此我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凝聚力、历五千年经久不衰之奥秘所在也。

先祖的嘉言懿行不宜听其湮没,家族世系不可以无考,亲族齿序不可以无稽。倘或谱牒不叙,不惟祖功宗德无由以彰,窃恐后之子孙支繁派广,世远年湮,而视亲支为途人,以近族为陌路者矣。

现今,氏族文化研究盛行一时,建谱续牒者比比皆是。其中或掇拾高门,强联名人;或重名公巨卿之撰序;或假托隐逸文人之笔墨,大失谱谊,均难启后。体例陈旧,仅记世系神主,史料支离,无传世价值。

谱牒者,家之史也,必须具备镜鉴之功能。不惟彰显祖功宗德,尚有启迪后生子弟奋进之责任,故传世家规、家训不可或缺。

今观总谱,令人耳目一新,赞不绝口,称得上是一部体例独特,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佳作,在众多谱牒中亦属上品。

其一是采用地图形式介绍张氏族人分布状况,令人一目了然;其二是编写了氏寻根问祖访谈录,访谈录详细记载了散居族人的房份、辈分、人口及迁徙状况,突显了实事求是的编修态度;其三是使用了图表,用纵横相连的图表很好地解决了宗支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方便查询;其四是尊崇先贤著述,在新编写的《金城百分张氏总谱》中尽可能的收入历代宗谱之精华,尤其是诸贤所撰之序原件录入,力求保持原貌;其五是宣扬张氏文化,包括商贸文化、农耕文化、入仕文化、族群文化等等都极具特色;其六是编修目的纯正,作风严谨,恪守取材据实准确、叙述朴实得当的原则,具有信史特征。

我始祖高沂公早在北宋时期就移居兰州,使儒家文化与本土文化得到了很好地融合,活跃的商业活动给相对闭塞的金城带来的是清新与繁荣,对兰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一二一零年到一三六九年的一百五十多年中,出现在河湾地区的张氏合族经营的管理方式,充分体现了我张氏先祖的聪明才智。合作经营的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场革命,是张氏文化的价值体现。四、五百年后,人们才对合作经营开始了研究和认知,在我们国家就是所称的合作化运动了。

我张氏族裔在兰州繁衍生息了九百七十多年,相传至今已将近四十代,资料阙失严重是不争的事实,这使修谱工作困难重重。尽管如此,编辑人员仍是锲而不舍,广征博集,终使《金城百分张氏总谱》面世,我谨致祝贺。

三十三世孙张新民沐手拜撰并书

二零一九年元月吉日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