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家谱能够让后人明辨世系,尊宗敬祖《谈氏家谱》序二
- 时间:2024/11/14 9:48:47
- 供稿人: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谈氏家谱序二
文|谈立康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编修家谱能够让后人明辨世系,尊宗敬祖,还能起到收族垂训的作用。
我族谈姓江南始祖母龚氏携四子(忠义,忠礼,忠发,忠富)一担箩筐下江南,于1875年前后从河南省罗山县迁徙浙江安吉,至今已有150年历史。前后八代人一直居住在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吴址头自然村(原宗址村吴址头自然村),以及天子湖镇古苑村小冲自然村两地,方圆不过10里路。百余年来,我谈氏先祖,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世代农耕,生存繁衍至今已有200余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谈氏族人,务工经商,教育医疗,公安行政等各界人士,分居四方。特别是在2012年安吉县新农村建设中推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我族全部拆迁。分布在梅溪镇、递铺镇、天子湖镇一带。百余年族人集中居住同一村落的现象已成为历史,吴址头将会被人们所淡忘。今后分居各地的族人,有可能相遇而不相识,血脉至亲,形同路人。观族内“祖”字辈及“风”字辈不少人未按字派起名。长此以往则昭穆不明,世系难辨。况且,我谈氏先祖自河南老家迁移江南,一直没有家谱,只有记忆中的四个字“中、明、国、建”。
1992年春,国文公召集族人修建始祖母龚氏坟墓,同时编写了《全族成员名册》。记载了在世的族人,已故长者没有录入。拟定了派字十五字“(建)立祖风,诚笃朴实,刚毅正直,守信重义”。2011年底,笔者对《全族成员名册》进行了补充,增加了族人名讳。制定了家约,电脑打印成册。名为《谈训诂堂家谱》,实则仍为名册。河南罗山老家族人已断联系。为此,几位立字辈代表聚会商议决定修谱。于2019年春成立了家谱编修委员会,制定了家谱编修体例和编修程序。随后编修人员及各门头记录员上门采集登记,并从我父亲的笔记和孝单中获取老家泰立公及其三子天贵公、天相公、天锡公,江南“中、明、国”字辈已故部分长者等名讳资料,经过反复核对补充,三易其稿,终于汇编成册。家谱有望出版面世。
本次编修家谱得到了全体宗亲族人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特别是顾问陈治江同学,自始至终参与家谱设计编写修改审定等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为我在罗山寻亲问祖,到处奔走联系。族谱编修的组织者、编写人员热心族事,克服了重重困难,走访老人,查找资料,夜以继日,严谨编纂。各门头入户采集记录员也付出了不少。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请各位宗亲族人发现后给予批评指正。
七世孙:立康敬述
二零二二年六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