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白荡巢氏繁衍发展概况
- 时间:2024/12/17 17:58:23
- 供稿人: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毗陵白荡巢氏繁衍发展概况
承蒙江苏伯新会长对巢氏传承文化的重视,对鄙做巢氏传承文化、即总谱头的看重,将余德堂《巢氏宗谱》全套寄过来了。实在是感激更感谢!
我趁医疗之隙反复拜读了,字里行间满满的正能量:他们可歌可泣的精彩人生、他们是巢氏当代及后裔的榜样和精神食粮。为续修跨越时空80年的巢氏传承文化——族谱,合族人寻亲走访,及寻找旧谱…为族谱一丝不苟的、千金难得的、难能可贵精神,实在让鄙受益匪浅。总之,焕良为宗谱续修格言说得好:责任传承正能量,无形资产胜妙方。精神财富留芳草,巢氏血脉永通畅。
前面《毗陵巢氏繁衍概况》一文,已记载:有元公七世孙文住公迁孟河新庄,堂号“敬诚堂”。
另有一支有元公十四世孙后清公,因避明嘉靖间沿江之乱,见城南白荡水渺波清、风帆沙鸥、烟云竹树、其景如画。地接巨川,舟楫可济,商贾可集。
桑麻菽栗,百谷可植。于是卜筑而居矣。其地即今之白荡东巢村。
五百多年,子孙繁衍,从东巢迁白荡周边的有荡下村、大朱家村、小金家村等,又有迁溧阳鲍家园、苏州文庙左巷(未续)、菱池坝、西夏墅池上村、马杭老街、城内化龙巷(未续)等。子孙已繁衍至20世了。
白荡巢氏钟灵毓秀、名人辈出、繁衍昌盛。
修谱建祠自古至今素为重视。乾隆初年建有两进六楹的宗祠。庭植珍木,高悬匾联。有春秋两祭,每月朔望上香供茶,春节族尊率族拜谒。宗祠毁于洪杨起义。至清光绪年间合族重建,规模如前。祠宇屹立百年,直至1966年后的文革期间“破旧立新”,因建小学校舍而拆毁。
白荡巢氏宗谱撰修,有据可考首修于乾隆二十乙亥(1755)年,主修七世孙永源公等;二修于嘉庆十五庚午(1810)年,主修十世孙正芳、正和公等:三修于道光二十八戊申(1848)年,主修十世孙正芳公等;四修于同治十三甲戌(1874)年,十三世尚慧、尚哲公等;五修于光绪二十四戊戌(1898)年,十一世孙盈昇公等;六修于民国二十四乙亥(1935)年,十二世孙寿根公等。
本届2014年系第七次续修。距前届续修已历八十年矣。
2013年春,巢氏族贤焕康、伯新、汉中、焕荣、洪兴、宏伟、仲明等族亲,谓今逢盛世,国泰民安。盛世修谱正当其时…推举焕康为主修,洪兴为副主修。幸有溧阳鲍家园志庚在“文革”时期冒险抢藏的家谱残本,和荡下村十七世孙国成,珍藏民国乙亥年旧谱一部,完好无损,慷慨献出。可谓高风亮节、功德无量。
续修同仁,同心同德、不计酬劳、冒酷暑严寒历时一年,新谱将成。
为成族谱,伯新领头捐款10万元,焕康、乔如各捐3万元,建如、炎如各捐1.5万元,宏伟、仁昌、顺昌、华康、忠华各捐万元,大家纷纷慷慨资助。据宗谱功德榜显示总计67人捐款总额达275600元。依本次余德堂宗谱统计载:总户籍360户,人口1288人。
新谱将以宣纸精印,函籍珍藏。
宗谱之修,功在当代,德泽子孙,巢氏千年族史可传矣。
宋有州判,正初始迁。卜居江阴,发祥孟城。后清巢公,肇迁白荡。
朴耕秀读,祖训永传。家乘新修,祖德弥长。木本水源,世代繁昌。
巢中国敬撰
2023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