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柳湾蒲氏续修家谱,彰显蒲氏家族勤劳创新,与时俱进
- 时间:2025/2/12 10:44:31
- 供稿人: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遂宁市小十字麻柳湾支系蒲氏族谱谱序
茫茫宇宙,浩瀚乾坤,木有根本,水有源头,溯本思源。
我国自古就有“盛世修志—望族修谱”之说,我们蒲氏族谱的续编修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也是对此说的充分证明:我们适逢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的盛世,修谱具有良好的宏观环境;我们的家族枝繁叶茂、安定兴旺,为修谱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族人较好保持了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和凝心聚力、通力协作的团结精神,更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国家有史,述朝代、记政事;地方有志,明沿革,载土风;家族有谱,考世系,识宗支。此三者构成一完整体系,为中华历史三大组成部分,记述中华民族繁衍生长之历程。史、志、谱或互相印证,或补缺钩沉,相得益彰,流传千古,实为我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也。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与国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历史文献之一。对于修谱的意义,我们的祖先就对传承家族文化高度重视;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编修家谱则有着更多更新的意义。首先,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族谱便不再被视为“四旧”,而被认定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早在1984年即发文明确: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世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展开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起着很大作用。由此可见,我们编修家谱是一项名正言顺的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其次,是对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编修家谱是一项溯渊源、辨昭穆的工作,上是对祖先的尊敬,下可启迪族人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不断保持和弘扬饮水思源、慎终追远、尊长爱幼、敦亲睦邻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三,血缘对家族力量的凝聚。修谱有助于族人之间增加了解,增强团结,提高向心力、凝聚力,进而更好地推进家族整体事业的发展。家族是民族的组成分子,家族事业的发展无疑也是对国家、民族事业发展的贡献。第四,是对后代子孙的激励。蒲氏修谱更有一层特殊的意义,蒲之得姓,饶有趣味:蒲氏家族,跟一种称为“蒲”之水草极有关系。如当初不是突然有五丈高之“蒲”生长于其先人居处之水池,则此家族不可能以蒲为姓。明清时期,全国蒲姓人口,大约有一半在四川,四川继续是蒲姓第一大省。蒲姓人口较多的省市还有重庆、陕西、甘肃、湖南等。明末清初战乱,四川不少蒲姓人避难到云贵一带。
对蒲姓历史的了解,无疑可以极大增强族人的自豪感、自信心。蒲氏祖先的艰苦创业、卓越创新精神,将永远激劢后代子孙爱国爱族,开拓创新,奋发向上,建功立业。
我们曾与父辈多次切磋,推敲谱例,研讨体裁,确定我族谱续修暂为三卷分叙式,谱序;卷一:蒲氏家族起源,分为八部分;卷二:遂宁蒲氏家族,分为简述、蒲氏家族字辈及分布、世系图考、家训家规、后辈人物信息简介、家谱后记等七部分;卷三:持谱人继续填写本家庭人员基本信息。各部分既独成体系,明其一端,又相互印证,合而为一。我们不敢假托以失真,亦不敢借重以矜美,谨以祖宗实迹纂辑成册,以昭伦序,以传后世而已。
这次续修谱的特色有五:一是新谱作为家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册,不带神秘色彩,不做祭祀工具,谨使子孙后代了解先世。二是祖、父辈接受现代文化,提倡男女平等,女孩一样入谱,媳妇记名信息入谱,故将我族有史可考之女性均列入世系录及信息采集表。三是鉴于家族成员多供职于国家机关,散居于各地,故新续谱印刷每户一本,以便了解家族渊源,共享先人之荫泽。四是鉴于无法抗拒大型灾难,为免使谱牒失传,故将新续谱分送省、市、县档案馆、图书馆、文史馆等部门收藏传世。五是新续谱并送省外省内等地先祖曾经驻足过地方的蒲姓家族备藏,以互通历代流向动态。
此次续修谱,始于一九八九年初春,已故的蒲成友在遂宁市原三道堤(现犀牛广场)码头船运砂石时向执笔者提议主持修谱,并提供了蒲氏家族的世系字辈手写纸条,2019年4月蒲成文再次提供了一本1955年续修至“欣”字辈的《蒲氏家谱》,同时查阅了《四川百家姓》中有关蒲氏家族的大量资料,并走访了解了在世的长辈。特别致谢蒲成文给我提供了一本1955年续修止“欣”字辈的《蒲氏家谱》和2016-03-07华西都市报黄勇《四川百家姓》中提供的蒲氏家族的溯思源资料可查证!
此次续修谱蒲氏家族仍为遂宁小十子麻柳塆一支辈份,即:荐清克敏,祉立朝堂,欣承天道,绍启书香,文鸿远树,世代云昌。
而今续修家谱,以彰显蒲氏家族勤劳创新,孝顺父母之美德,并激励后代奋发向上,辉煌创业之志气,此乃与时俱进也。
特别提议,望下辈续修家谱时,按世系图,以五世为一图,下五世格尽另起。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特别告知
蒲氏家族遂宁小什字麻柳塆一支第十代世孙
蒲成俊
2020年12月
下一篇:蒲氏家族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