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社科联部长江立云:写在司马氏湘阴汨罗四修族谱即将付梓之际
- 时间:2025/2/13 11:24:38
- 供稿人: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不负青山 不负历史
——写在司马氏湘阴汨罗四修族谱即将付梓之际
江立云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重真情、尚大义,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五千年丰厚的历史积淀,尊史修史学史用史成为美德,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家史、族谱是一家一氏族的历史,在小小方寸间,简明扼要地记载着每个家族成员的生卒婚配等事项,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之时空、利他、至简的精髓,成为承继中华文明、明晰家族源流、光照后世子孙的一方典籍,难能可贵,值得弘扬。
二零二一年,同窗挚友司马刚先生嘱我,为湖南湘阴汨罗二县市的司马氏四修族谱写篇序,倍感荣幸、深为惶然。一段时间来,所托之事时时萦绕心头,力图从浩瀚历史中攫取点滴,从辉煌党史中吸取营养,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感悟力量。然才疏学浅、杂务繁多,一时难以成言。多次与挚友探讨族谱编纂事宜,近日详细了解其样式及内容,认真拜读了司马德坤、司马朝军、司马三军三位高才的撰序,加之早先看过青年书画家徐丹先生的命笔,对这套重要家史经典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听说还将有全国知名学者姜明安先生、郑广怀先生的椽笔,甚至还会有一方重要领导的题词等,深感学习机会难得,也觉难堪重任之心愈浓。几经商榷,写几点体会以应所托。
一览壮阔渊源,满眼济济人才。司马氏上溯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流长源远。自东周程氏开姓起,距今也有2800余年。司马迁、司马光、司马懿、司马相如等中华历史上众多熠熠生辉的名字令人敬仰。晋代司马氏更是皇族贵胄,历朝历代皆为名门望族。据考,司马碧潭公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到长沙任职,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迁湘阴万缘巷,即为湘阴汨罗司马一族始祖,留下“马落三湘”的佳话。后经八房传系,以达枝繁叶茂、子孙延绵。秉持“积德以遗子孙必利长久”之家风,湘阴汨罗司马一门耕读传家,以德为先、以书为重、以能为要。观满园花草,领导干部有之,专家学者有之,校尉军官有之,工商大贾有之,职业农民有之,能工巧匠有之,小康富足,灿若群星。
内容详实丰盈,形式锐意创新。通览湘阴汨罗司马氏四修族谱,内容涉及每一族人的派系辈份字、号,生辰年月、时辰以及卒时、安息处所山向等。男上有父辈祖先、下有子孙后世,并有婚配情形,清晰易见。女亦有生卒明晰记载,及其生育子女情况和适配情形。婿亦有简明记叙。对重要人物还有特别记载说明,以启后人。学习这套族谱,创新之处甚多,时代气息甚浓。首推族谱充分体现男女平等的载谱原则,一反传统家谱男主女辅、男延女断的做法,男女平等列出,兄弟姊妹并行、儿媳、女婿同排。其次,在一般记载同时,对重要人物、有特殊贡献者以励志求学、工商企业、保家卫国、金龟贤媳等篇章专门着文刊载,极大增强了姓氏家族的自豪感、可读性和教育意义。再者,通篇体现现代元素,格式横排、电脑制作、以标准白话文记叙,文字言简意赅。广邀族内族外多方贤达作序提拔、撰文挥毫,赋予了更多文化内涵,可读可学、可叹可敬。
工作深入精微,做法令人折服。修谱工作历时三年多,成立筹备组、编委会,记载每个族人都深入细致,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孩提乳娃,做到不落一家一人。对每一个族人该载诸项不因高低而异,不因贵贱而别,满满的正能量。为完成这一家族重大工程,几十年来收藏300多卷族谱倾献支持的贤达者有之,立即解囊相助展开工作的慷慨者有之,为谱操劳而废寝忘食的志愿者有之。一段时间来,为还原族史、溯本求源、贴合实际,编委会的朋友克服疫情等诸多困难,有的志愿者千里寻亲、奔波劳碌,挚友等多位族贤网罗搜集、呕心编撰,众多事例堪当佳话、定成美谈。该谱付梓刊出,连同这些修谱故事流传后世,必将成为汗牛冲栋的中华族谱文化中一页精彩篇章,成为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故事中一颗耀眼星辰。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族是一姓氏家庭的集合。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风是家庭及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家风正,则家庭兴、家族旺。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崇尚文明新风,推进社会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务实之举。新修族谱,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正家史,发扬祖辈优良传统以为奋发之动力,以为激励后人之源泉,意义重大。
雄关漫道,青山不老。这套族典即将付梓,甚是欣怡。修族谱兴家风,凝家族助国运,以史为鉴,美美与共,一同携手向未来。
(本文作者:江立云,汨罗市新市镇元福村人,现任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智库工作部部长)
公元二零二二年元月十五日
农历辛丑年腊月十三撰于津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