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李氏家谱网 >> 李氏宗亲网 >> 浏览文章

1990年《李氏家谱》重修前言

时间:2025/2/18 17:06:34
供稿人: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1990年《李氏家谱》重修前言

李氏家谱重修前言

我族原家谱起始于民国元年,直到民国十三年,即公元一九二四年才装订成册。先人为后代世续不紊,苦费心血十有三载。然而近代风云多变,原家谱已存册无几。时至当今盛世,恐世代久远,考稽无资,依众族所求,重修家谱

这次重修家谱,经众族商议再三,以原家谱和祠堂碑文为基础,并对始祖来历和族籍进一步考查、证实,方起草成文,与此同时,刻碑三通,树立祖坟,以示我当今族众对先人之孝思,对后代之义责。

李氏家谱

据原家谱记载:民国元年,土匪之患猖獗过甚,因思修立家谱,各为分守,纵变生莫测而日后仍可取以为证。当时我族中有一年长者名守一,代表同族所思,不顾年迈体弱,扶杖而行,至李家户同众族遍阅祖坟碑记,并观其家庙碑记,同众族共议创修家谱。然而由于历史背景所限,直到十年后,同族李振家撰文写成家谱装订成册后,才算完成我李氏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族志。

所碑记载,我李氏发祥自明朝洪武建元之初,即公元一三六八年,从郏邑迁居于此,至今已有六百二十二载,族繁二十七代,族人多不胜数。先人功德重于山河。木有根即有枝,水有源即有流,人有本必有支,虽父老传说中我始祖(讳)德,系三族其一、中族支派,其余无法考究。时至一九八九年二月上旬,我族代表法万、守光、庆贤等人,为追根求源,专赴郏县谒主沟查访,同当地同族年长者畅谈族史,论辈求根。两地虽相距百里,然异口同音,共认一脉,证实我族系二门中族支派,长门居郏县东北三十里冢头街,三门居郏县西北三十里谒主沟,三支派之祖原籍郏邑北门里高寺街,传说与现实相同,我族史确切无疑。

万物生于天,人生于族,惟有我李氏世居汝州西北李家户,左依庇山,右临荆水,山清水秀,子孙文明,自明朝洪武建元之初,我始祖(讳)德自郏邑迁居于此,开荒成田,立家兴室,繁衍后代。时至今日,居住李家户者有四百余户,更有支派迁居他乡者甚多。如半坡、观上、安洼、高窑、李窑、春店、大张、路庄、北刘庄、关帝庙、李庄、王堂、夏店、宠窑、上河、杭王庄、鲁山、李老庄、杨庄、丁村、东关、西关、二里店、乐寨、毛寨、湾张、陵头、候庄、尚庄、庙下、枣刘、八里王、杨楼、洞沟、葫芦套、寄料、椅子圈、枣庄、白蟒坡、黄楝树、冷风口、赵沟、滕店、新安县老王岭、铁门镇、陕西大荔北连庄等,族繁人多,居住虽不一,而根源皆李家户人也。

世代久远,人口愈繁,如不记载,恐有失序,故我合族共议,重修家谱,统一字派,各据家谱,以为凭证。

撰文:法万 庆泰

参订:文林 文献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