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姚氏家谱网 >> 姚氏宗亲网 >> 浏览文章

正文公裔姚通禄公、姚通寿公遂宁支系修谱倡议

时间:2024/9/10 10:30:43
供稿人:本站综合
发布:新闻编辑部

正文公裔姚通禄公、姚通寿公遂宁支系修谱倡议

姚通禄公、姚通寿公速宁支裔:

盛世修谱是中国千多年来的传统,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世人必有其宗袒。家有谱就如国有史、县有志:家中有了谱,惜承才有序,上可承继担宗功德,下可激励贤孙励志成才或借鉴经验教训。修谱是给逝去的祖宗在族中安个家,上告慰祖宗,下交待于儿孙,对自己也是一种心灵慰藉;有了族谱记载,百千年后坟头被推掉,也在谱上有家,不会成为孤瑰野鬼,无后人祝孝!我姚通禄公、姚通寿公遂宁支姚氏,得姓于始祖排帝姚重华,至间钥,至陈国,至齐国,至汉朝,至隋至唐,至宋元明清,迁徙路线清晰,并有史料佐证,且有谱册和祖坟碑文等实证依据,岂有300年不修谱之理,岂能忍受代代祖先无记载或失名之事!?

担辈不修诺,惋惜无奈在今天;自已不修讲,断代漏祖之遗憾又让谁来弥补。修谢之事一代推一代又何时了。我族为舜帝姚重华之后奇,华夏姚氏之正脉;吾宗姚氏,系出帝宵,派由天潢,周汉唐宋,代有名人,闽楚吴越,地多遗族;若平、若光、若崇、若坦、若文勉公诸君子,皆先后辉映,垂光史册。我族历史上有过多次修谱,人物事件真实可靠并能与正史相对应证,真是难得。我族胜龙老祖对修谱非常重视,怕子孙在修谱时找不到根,在族谱上专门记叙湖广填四川时的迁徙路线及艰苦事迹,来川三代死后都在墓碑上刻了祖源地信息和生死葬制,便于后世子孙于修谱时查证,真是用心良苦,让人深省感悟。

今逢中华盛世,全国各姓氏支脉掀起寻根修谱热潮,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在寻根觅源,编修自家之谱,续写自家的事迹,叙述本族的故事。那些找不到源头,寻不到根的也都在圆梦宗谱,虽经不起推敲,但也圆了族有谱、人有根的梦。而我姚通禄公、姚通寿公遂宁支系根深叶茂,如能将之不分地远世疏,撰为一册,厘清其支流,明其字辈,详其住所,使后世子孙展卷而知宗祖,虽路途遥远而知世第同根,虽繁衍异地,而知本为同源:行途遇之,可叙亲睦;工商合作,则能诚信仁让,事由成则顺,且不美哉呼!

我族湖广填川至遂宁,距今已逾300年,发展兴旺,人口众多,但也经历几次大灾大难,有很多后人找不到祖先,其原因均为社会动荡和瘟疫灾区。如光绪十九年(1893)七、八月间瘟疫流行,病者足麻,吐泄交作,五、六小时毙命。光绪二十九年(1903)春夏间遂宁时疫大作,道僵相望,有的全家尽亡,遂宁居民迁黔者无数。光绪二十八年(1902)大旱,射洪李玉堂率顺天教义军千余人起义,是年,蜀地大部份区域有义和团活动,遂宁县境内参与者几乎十室有九,战死饿死者难以记数等天灾人祸。几经磨难,生存繁衍至今实属不易,我支湖广填川之事实确值一书,但因种种原由,导致多次修诺未成。如再不修谱,将因时间久远造成断代,让族人无从知晓祖宗之名讳,更无从寻根溯源。

为此,在姚永华等多名族人的倡议下,于2020年10月在遂宁市河东新区举行家族会议,参会人员一致同意修撰正文公奋通禄公、通寿公遂宁支系族谱:前期成立了修谱工作组,逐步发展成了近四十名族人组成的编修委员会共同进行此项工作,其中以姚子勋、姚天好、姚成、姚永华、姚永光、姚永林、姚永辉、姚玉秀、姚海伦、姚必建等族人组成常委会,负责日常编修工作。但因修谱牵扯面广,需要登记、统计和查阅的资料非常多,工作量巨大,需要大量的人、财、物做后盾,还请族中所有人的支持理解和配合;总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集思广益,各展所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修谱工作,让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遗产。

正文公奇姚通禄公、姚通寿公遂宁支系族谱编修委员会

新印家谱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