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理庭在巢氏宗谱统修筹备会上的讲话
- 时间:2024/12/17 15:45:36
- 供稿人: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
环山之水必有其源
在巢氏宗谱统修筹备会上的讲话
各盛族亲友:
在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庐山北麓、全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的九江市,来自全国部份巢氏兄弟,共襄统修家谱大事,现在我以东道主的身份,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并祝会议取得共识、圆满成功!
自周朝正式授姓三千多年来,较多区域的巢氏兄弟欢聚一堂,寻根问祖、商讨宗谱大事,这是亘古以来第一次。对此,当代巢姓人无不感到欣慰,也是同姓氏族群的自豪。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五千年前,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最古老的姓氏与先民们的图像和居住地有关。原始社会姓与氏意义不同,姓源于母系。一个地方群居着由一个老祖母传下来。氏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氏表示部落支系居住的地方,借助当时采用的图像或地名为标记而定为一个氏族,男子称氏,氏随父而来。例如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女子呼姓,姓和氏是分开称呼的。
姓氏记载最早的是甲骨文记录。周秦时期,姓氏还没有固定性、姓是固定的,氏是时常有变化的。到汉代姓氏统一了,姓氏体系也基本定型,姓与氏完全汇合不分了,自天子到庶民、人皆有姓,百姓一家,而且随父姓世袭,随母姓较少。
所谓百姓一家,百是泛指多数。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北宋版本《百家姓》是钱塘江一位儒学老先生编撰的有504个姓,其中单姓444个,双字姓有60个。这504个姓排成四字一句压韵,朗朗上口、好学易记、作为初读书启蒙课本之一。只是前8位姓是有讲究的,按皇亲国戚排列的,如姓是当时皇帝姓赵排第一,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王姓钱排第二,孙为当时国王钱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姓氏。我们巢姓排在428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与中华丘氏宗亲联谊会会长丘家儒合作完成的最新调查,按照人口多少排序当今新百家姓记载,中国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姓有23000多个,现在使用的姓有4100,奠定目前汉族使用的姓氏上的时间是在秦汉时期。两晋南北朝以后,北方民族进入中原与汉人混居,文化被同化,大批少数民族原有姓氏改为汉姓,如清朝满洲八旗姓宁古塔氏,后改为姓宁或姓刘。
巢姓的来源,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刊的《辞海》、上海书法家巢伟民编写的《百家姓由来钢笔字帖》、《百姓寻根》等对巢姓的介绍,以及我家乡家谱有关资料。
巢姓的起源,尚古之世,人少兽多,有人发明在树上建造木屋,避免野兽侵害,于是大家尊他为圣人,拥戴他做部落领袖,号称“有巢氏”,他的后代以巢为姓,称巢氏。公元前约23世纪尧帝时期有个出名的人物叫巢父是尧帝大臣,尧曾让位于他,被他谢绝,遂即隐居,尧又让位于巢父的好友许由,许由谢绝去箕山脚下种田隐居,以后,尧又要许出任九州长,许不愿听便到颖水边去洗耳朵。巢父正好牵牛至此,听后便将牛牵上游去饮水,并说我怕你洗耳朵的水弄脏了我的牛嘴呢!故史称上有尧舜,下有巢由。巢父是古代清高隐士,他居山不出,年老以树为巢,似乎是效访有巢氏,我们巢氏宗谱一直把他作为巢姓早期祖先。
夏商年代有巢国,是属贵族阶层、周武王姬发伐纣、八百诸侯会师孟津,巢氏为其中之一、周王朝建立后巢氏被封为巢侯。封国是古巢国所在地,即安徽巢湖地区,当时巢国属楚的附属国,于公元前518年被吴国所灭,而巢国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民》姓了巢。巢侯是一个人名还是诸侯的官名,尚待考证,但是我们宗谱记载巢侯是巢姓始祖。从巢侯第一世祖算起,到我这一辈为133世孙。至今约三千余年,现在巢湖地区有无巢姓人,还需考查。
秦统一中国后,全国被划分为36郡,巢国地处彭城郡。汉朝巢姓在彭城郡属名门望族。《姓氏考略》记载:“以国为氏,望出彭城”。现在我接触的巢姓宗谱,统称“彭城世家”。
在我国历史上巢氏名气不小,东汉章帝公元76年时任大常寺正卿巢堪,江西南城人,学术渊博,著汉礼书,堪言一世大典,后官拜司空。
南朝宋鲁郡人巢尚之,巢侯后裔90世宋文帝时(公元424年)曾任始兴王侍读,他博学多才,广涉文史,受到宋孝武帝(公元454年)刘骏赏识,刘骏即位后巢尚之晋升为海国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曾卜居南康府都昌县。
隋朝有二位名望高的巢姓人,一是巢元方,精通医术,隋炀帝时任大医博士,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50卷。概括了隋以前各家病源学说的研究成果。至宋代大医局仍规定为医学者必读之书,二是巢猗,也是位博览出众的学者,他撰有《尚书义疏》十卷、《尚方百释》三卷,故巢氏宗谱上对联载:撰义书以传经(巢猗)识礼仪之重任(巢堪)。
北宋时巢谷,四川眉州人,进士及第后改学古兵法,强壮有力,虽年逾古稀,瞳目仍碧光炯炯,行走健步如飞,说话声如铜钟,坐似劲松,一生隐居不仕,有贤能之才,与苏轼兄第相契,后客逝新州,时年74岁。
明清时期巢姓亦有知名人士。清代巢可托任刑部尚书(见谷枫主编的百家姓新读本)。
据目前极为肤浅的了解,巢姓自古以来,人烟较少,特别是名人不多。当今社会空前繁盛,有着群雄辈出的时间和空间。巢姓广大子孙,一定会造就更多更高层的人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修纂家谱问题讲点看法:
家谱又名谱牒。我国的家谱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有记载姓氏的骨片。后来家谱被帝王诸侯用于记载世系,成为王朝的专利。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成为世族之间通婚和做官的主要依据,很快在民间有所发展。到唐宋时期,民间私家修谱逐渐形成风气。明清时期,民间修谱已经十分兴盛。新中国成立后,修谱曾一度停止。
中国家谱,内容及为丰富。蕴藏着大量的人口学、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资料。国史、方志、家谱,是中华民族大厦的三大支柱。家谱记载族人最基本的世系状况,姓氏流源、族规家训重大事件,风土人情。它是一块块历史的碎片,用独有的方式映现着一个群体,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人们的亲族观念根深蒂固,祭祀祖宗,不断香火,被认为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无后”被认为是最大的不孝,现代社会修谱联宗,其意义和目的和过去不同,不再是传宗接代,而主要是为了寻找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归宿感和人间亲情。除了科学研究价值外,姓氏文化本身也孕育了巨大的生产力。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寻根的科学性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家谱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上海图书馆为落实国家文化部2001年发下的《关于协助编著(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精神,编纂一部规模庞大,囊括有中国家谱目录的宏篇巨著,有人把这一浩大工程的实施,称之为“新世纪的华夏盛世”。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在上海图书馆特意找到了荣氏家谱上自己的名字,详细查看了家谱的内容。上海市原副市长左焕琛,当他得知上海图书馆有他左世家谱时,特邀在北京和美国的左家人,到上海图书馆观瞻本族家谱,以孝先辈报国之志。日本电影明星三口百惠,在日本自己家谱中,发现本家族的来历,就来中国寻根问祖,找到了浙江三门县沙柳镇,西头村《石林杨氏家谱》查证她是杨贵妃的后代。杨明州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乘船去宁波遇台风失踪,经漂流28天到达日本流到八重山,居住下来后繁衍后代。她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中国人,增强了对祖国的眷眷之情。
当前正值太平盛世,我国民间修谱联宗活动方兴未艾。特别是吴姓全国包括在国外吴姓华人,全部统修,全国吴姓统修大本营设在无锡,已开展工作四年多,目前各支谱清样稿正在陆续付印。
由此看来,我们修纂家谱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既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又顺应人们尊祖敬宗,爱国爱乡的意愿。
我们巢姓统修家谱、我已在2004年发出建议函,三年来,得到了很多族友们的积极回映。今天能召开这次筹备会议,说明我们巢姓人对统修家谱是积极赞成的。
这次会议我建议商讨好三件事:1、对统修家谱实施方案(初稿)修改通过;2、组建统修家谱组委会及编纂委员会,各宗族要推荐有一定文字功底又热心参与这项工作,身体能够支持的1至2人;3、明确现在参与统修宗谱谱头数量,(以后扩展的可再加)。
以上讲话只是开会的一个开场白,不妥之处请各位族长指正,最后撰诗一首:贺巢氏宗谱统修筹备会胜利召开
溯源构木有巢氏,洗耳高人四海知,侯国开宗为望族,司空在汉是京师。
元方巨著千年颂,谷老宏才万世思。笑傲吾门多俊彦,经天纬地看今姿。
巢侯第133世孙巢理庭
二00六年六月二十四日于九江市
上一篇:我发起全国巢氏族谱大统修的原由
下一篇:统修巢氏家谱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