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迟氏落籍传衍分迁概况
- 时间:2025/3/4 10:25:49
- 供稿人: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贵阳迟氏落籍传衍分迁概况
(高祖迟天富从云南彝良奎香迁入贵阳清镇流长落籍传衍)
高祖迟天富(大约于光绪年间)从云南彝良奎香,迁入贵阳清镇流场跑马路。当时有一姑祖婆,为了爱情抛弃一切来到流长居住,高祖迟天富寻找到清镇流长姐姐家,姐姐说,奎香也是住这里也是住,留下来在这定居吧。于是天富公就举家迁清镇流长定居,生有八个儿子。
高祖迟天富去逝后,生活困难,陈氏高祖太把八个儿子从流长迁入贵阳市花溪区麦坪乡落底村水洞居住。叔高祖迟天贵也从奎香搬到水洞并与孔氏祖太成家,生4个子女。天贵祖公迁入后,又有迟安祥及两位永字辈的来到流长乡谋生,未成家逝于流长,有坟墓为记。
(高祖迟天富迁到贵阳清镇流长跑马路的年代,按25年出生下一代的概率,进行推算。迟天富始迁贵阳落籍的年代,即为25年的6倍亦150年前。)
民国时期清镇修建飞机场,(王家烈执掌贵州省主席时,民国22年1933年)前期工程。到民国26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正面战场内移。为了加强西南大后方的战备,配合美国驻华空军重型轰炸机出击需要,民国27年(1938)清镇机场扩修,周边农民土地被占用,水洞的迟氏家族没有土地,无法生活,有的留在水洞、有的迁至贵阳和清镇。8年后(1945)抗日胜利,接着内战爆发,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展开了推翻蒋家王朝的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新中国。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土地改革法。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精神,1950年6月30日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农村阶级,划分成"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中农又分”上中农、下中农"。迟氏家族划为中农。
1966年8月1日至8月12日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肯定了破“四旧”的提法。“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在破四旧期间,迟氏家谱被烧毁。(当时家谱是在迟绍全家)后来迟绍全记忆抄写一份家谱,就是现在残缺这份。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迟氏家族用自己双手,埋头苦干、起早摸黑、踏踏实实、辛勤劳动,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
“西部大开发”是80年代的一项国策,国家级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建设。带动周边经济。迟氏家族子孙,抓住机会,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为迟氏家族兴旺发达而拼搏。
贵阳迟氏家谱编辑组
上一篇:滇黔迟氏家族字辈谱的颁定